只有把中国农业置于全球农业发展大环境 中.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31KB 金币:15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只有把中国农业置于全球农业发展大环境 中.doc

只有把中国农业置于全球农业发展大环境中.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5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把中国农业置于全球农业发展大环境中,中国农业才能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作者:陶荣海环球经济研究会农业经济发展分会研究员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农业与国民经济的联系更加紧密,与全球农业的相互影响不断加深,表现出更加明显的大国农业特征,深刻影响着世界农业发展的格局,并对进一步强化中国农业宏观调控提出了新的要求。中国农业的基本特征中国农业之大,在于供求规模大、区域差异大、农业人口规模大。这三者构成了中国农业发展的基础和前提,使中国农业HYPERLINK"http://search.china.alibaba.com/news/k-%B1%ED_n-y.html"表现出诸多区别于其他国家的基本特征。从横向上看,农业产业的多功能性日益明显。农业的产品供给、市场贡献等基本功能持续存在并得到加强,同时一些新的功能逐渐显现并大为拓展,如秸秆利用、农村沼气、测土配方施肥成为节能减排的重要手段,凸显出农业的生态环保功能;乡村旅游、“农家乐”遍地开花,凸显出农业的观光休闲、文化传承功能;等等。从纵向上看,农业生产经营的一体化格局逐渐形成。现代农业产前、产中、产后紧密衔接,产加销、贸工农环环相扣,农业生产专业化、农产品商品化、农业服务社会化等相互整合,形成了多元化的产业形态和产业体系,现代农业已发展成为一条从田间到HYPERLINK"http://search.china.alibaba.com/news/k-%B2%CD%D7%C0_n-y.html"餐桌的产业链。中国人口众多、农业资源人均占有水平低,虽然,近年来我国农产品产量持续稳定增长,但始终没有摆脱粮食供求平衡的局面。人口数量增长、农民进城务工增多、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升级带动消费需求快速增长,导致农产品供求矛盾突出。目前,全国粮、油、肉的年消费量分别达5.5亿吨、2400万吨、8000万吨左右,并以粮食每年250万吨、植物油100万吨、肉200万吨的速度继续增长。在耕地资源有限的情况下,要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就必须对各品种生产有所取舍,重点保障HYPERLINK"http://info.china.alibaba.com/news/newsListByTags/v2-l13137.html"粮食等主要农产品自给,其他品种则需要通过国际贸易适当调剂。既要对粮食和经济作物的产品结构进行平衡,也要对种植业、畜牧业、渔业等存在资源竞争关系的产业进行平衡。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注重通过金融资本、科学技术、组织管理等现代化生产要素的集约投入和深度开发,实现对传统要素的部分更新替代,形成新的要素组合,推进全要素生产率的稳步增长和农业产业综合素质的不断提升。在此过程中,任何一种生产要素的缺位都将形成短板效应,影响到全要素的集成配套和组合效力。平衡自给与进口的关系难度较大。开放的现代农业应当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以突破生产要素制约、发挥自身比较优势,因此不强求全部农产品的完全自给。但我国农产品需求总量巨大,决定了农产品进口品种和数量都有明确的选择性和阶段性。以粮食为例,2010-2011年度全球粮食产量约23亿吨,而中国粮食产量占到约1/4;全球每年粮食国际贸易量约2.5亿吨,仅相当于中国粮食年消费量的1/2。大量进口将导致国际粮食市场价格剧烈波动,极大增加我国农业的市场风险。因此,平衡自给与进口的关系难度较大。中国农业发展的目标中国农业的基本特征,决定了现阶段中国农业发展的目标取向和路径选择。主要是保障中国农业发展的首要目标是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农产品供求规模大,决定了中国必须主要依靠自给来解决农产品供给问题。应加快推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保障中国农产品产量持续稳定增长,使农业更好地为工业化、城镇化提供支撑和保障,努力实现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推进、共同发展。有效利用资源要素。实现中国农业资源要保供给的发展目标。一是集约节约利用资源。土地是不可再生资源,务农劳动力从长期来看也趋于减少,这就要求一方面加大科技、资本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投入,实现对土地和劳动力的部分替代;另一方面大力发展规模化经营和社会化服务,缩减用工需求,提高单位产量,降低科技、管理、资本投入的成本,从整体上提高生产率。二是推进农业节能减排。通过发展农村沼气、测土配方施肥、秸秆还田、保护性耕作、循环农业等措施,实现农业生产资料的减量化、再利用和资源化,降低农业资源消耗,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处理好中国农业自给与进口的关系。如果说自给是为保障安全,那么进口则可以提高效率,使中国能腾出有限的资源发展优势品种。安全与效率之间需要平衡。粮食是中国国民经济的基础,棉花、糖料是重要的工业原料,因此,这些品种应当保证基本自给。对于油料作物,今后应大力发展HYPERLINK"http://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