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七年级上册地理教案(精品多篇)[摘要]七年级上册地理教案(精品多篇)为的会员投稿推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教案篇一教学目标[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从多方面培养学生读图方法和运用地图的能力,使学生领会掌握学习方法的重要性,明确掌握地图知识和技能,也是今后建设祖国所应具备的文化素质之一。[知识和能力]1、初步了解地图上的比例尺、方向、图例和注记以及等高线等基础知识。2、学会运用比例尺在图上量算两地间的距离,以及在地图上辨认方向。3、初步学会在各种地形图上判断地势高低起伏状况,以备将来能用在生活和生产上。4、在地图上识别高原、山地、盆地、丘陵、平原五种地形。5、用比例尺量算距离,在地图上识别方向、填绘常用图例和注记。6、在各种地图上,学会判断地势起伏高低的方法,提高读图分析能力。7、能够使用目的(如旅游)确定所选择的地图类型及其比例尺。8、举例说明一到两种现代高科技地图(例如遥感图像和电子地图等)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用途。教学重点1、比例尺的计算公式和线段比例尺。2、经纬网地图上辨别方向。3、用海拔计算地面高度。4、等高线稠稀与坡度徒缓。5、分层设色地形图。教学难点1、比例尺大小的判别以及与地图内容详略的关系。2、在经纬网地图上辨别方向。3、在等高线图上识别各种地表形态。教学设计[导入新课]同学们,前两节课,我们学习了地图的基本要素——比例尺和方向,但是,要和地图“对话”,获取我们所需的信息,这是不够的,还必须认识和熟悉地图的“语言”——图例。板书地图的基本因素——图例[讲授新课]提出问题什么是图例?指导阅读指导学生阅读课本P13图1.22中有关图例的文字说明,以及课本P14第3自然段,使学生知道图例是指:地图上表示各种地理事物的符号,说明各种地理事物的文字和说明各种地理事物的数字,又称注记。组织活动1、让学生看课本P14图1.24“一些常用图例”,自己想办法尽快记住一些常用的图例。2、让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相互交流记忆的好方法。教师给予指导启发,如点状的符号有哪些?分别表示什么地理事物?线状的呢?面状的呢?等等。3、教师可用电脑逐个展示各种图例,让学生辨认,也可用课前准备的“图例卡片”,进行“找朋友”或“对号入座”等游戏。4、组织学生进行绘制自己居住房间平面图的比赛,看谁画的又符合实际又美观,图上要有比例尺、方向以及自己设计的图例等要素。评价点拨展示若干学生绘制的平面图,点拨评价后说明记住图例固然很好,但地图一般都附有图例,所以也不需去死记硬背,关键是要掌握识图的方法和步骤。结合绘图中的问题,强调在绘图和填图时,图例要规范准确,特别是注记,应该字体清晰匀正,大小合适,排列应“横写自左向右,竖写自上而下”,点状事物不离点,线状事物也是线,面状事物不出面。小结过渡同学们,比例尺、方向、图例是地图的三个基本要素,只有熟练掌握了这些阅读地图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才能很好地与地图“对话”,从地图上获取信息。板书二、从地图上获取信息提出问题1、当前人们的哪些社会活动会用到地图,各需要什么样的地图?2、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你是否知道人们除了利用地图之外,还有哪些方法、手段,能够更加快速和准确地获得有关地表环境状况的信息?讨论交流教师指导学生阅读课本P19第1和第3自然段以及阅读材料“地图家族一览”,以学习小组讨论交流,列举说明。评价点拨教师根据学生发言情况评价后小结点拨。①人类的生产和生活都离不开地图,如气候分布图、农作物分布图、工业区或工业城市分布图、铁路、公路分布图、旅游景点分布图、商业中心分布图、政区图、军事地图等。②根据地图的内容,通常可以划分为普通地图和专题地图两类。普通地图是反映自然和社会经济一般特征的地图,概括程度高,多为小比例尺地图。专题地图则是根据专门用途着重反映一种或几种自然或社会现象的地图。③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计算机在地图绘制中的广泛应用,出现了许多新型的地图,地图家族中新贵族不断涌现,电子地图、遥感图像等使传说中的“千里眼”“顺风耳”变成了现实,人们能够更快、更准确地传输和获取地理信息,给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更大的方便。④根据目的和需要,选择和使用地图,查找和获得所需的地理信息,养成在日常生活中运用地图的好习惯。特别是地理课的学习过程中更是离不开地图,正如人们说的那样:“地图是地理的眼睛”,如何才能充分利用地图学好地理呢?讨论引导教师组织学生讨论交流地图在自己学习地理过程中的体会后进一步引导:1、运用地图的方法——上课时要做到左图右书,图文结合,养成读图、用图的好习惯。2、运用地图的步骤:①看和指——在图上找到所学地名,指出它的位置。②读和写——生疏地名反复读,同音、近形、近义的地名要多写。③想和说——看到的事物要多动脑想,想好以后要表达出来,能够“看图说话”,把“哑图”变为“活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