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最新【精品】范文参考文献专业论文杭州市地质灾害类型与影响因素分析杭州市地质灾害类型与影响因素分析摘要:随着人类工程活动的增加,地质灾害发生的频率也不断增加,本文分析了杭州市地质灾害发育类型,探讨了其影响因素,加强地质灾害防治,确保人们生产、生活安全。关键词:地质灾害;类型;影响因素;中图分类号:F40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杭州市位于浙江省西北部,长江三角洲南翼,东临杭州湾,全市面积约5600多平方公里。杭州西部、中部和南部属浙西中低山丘陵,东北部属浙北平原,全市丘陵山地占总面积的65.6%,平原占26.4%。1.地质灾害现状概述据杭州市国土资源局统计资料显示,2010年杭州市地质灾害发生起数达到历史较高水平,其中发生造成人员伤亡和万元以上经济损失的地质灾害34起,导致8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1638万元。全市共有地质灾害隐患点1154处,威胁着17700多人的生命安全。2.地质灾害类型杭州市地质灾害主要表现为滑坡、泥石流、崩塌和地面塌陷等四种山地灾害。地质灾害较少孤立存在,在适宜条件下,常呈同类多发或异类伴生、派生、链生形成的群体。如斜坡地质灾害群通常为彼此分离的滑坡、崩塌、泥石流构成或者崩塌引起滑坡,进一步引发泥石流;城市地质灾害群通常包括地基沉降、地面变形、垃圾堆放及水土污染;以及地面沉降引起的地下咸水入侵、土壤盐碱化、地下管道和隔水层破坏、水质污染等等。2.1突发性地质灾害突发性地质灾害,主要指山地斜坡地质灾害,是水流和岩土地质体相互作用下致使岩土体发生变形破坏、滑移、坠落或流滚而酿成的灾害。它主要发生于山地小流域中,包括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斜坡系统作为开放体系,是由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的若干部分结合在一起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整体,组成斜坡系统的各个部分之间以及系统与外部环境之间的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使系统不断地实现无序→有序、平衡态→近平衡态→远离平衡态的演化和发展,是一种确定性与随机性共存的过程。斜坡地质灾害具有点多、面广、来势凶、危险性强等特点。如2011年3月14日晚,由于连续降雨,山体积水严重,萧山楼塔镇徐漳线发生多次山体滑坡现象,滑塌岩土体面积约250平方米,塌方量约3000余方。当前,斜坡地质灾害是杭州市危害最严重的地质灾害灾种。截止2010年底,杭州市滑坡、崩塌、泥石流等突发性地质灾害及隐患点1154处。2.2缓发性地质灾害地面沉降是一种累积性的地质灾害,具有影响范围大、影响时间长及不可逆的特点,对防洪排涝、土地利用、城市规划建设、航运交通等造成严重危害。引起地面沉降的因素很多,诸如新构造运动、海平面上升、欠固结土的自然固结,以及地下流体运移引起土层压缩均可造成地面沉降。杭嘉湖平原的地面沉降状况表现为地下水集中开采的城镇为次一级漏斗中心的地面沉降漏斗。3.地质灾害影响因素3.1地形地貌因素杭州市大部分工区属浙西中低山陵,小部分地区属浙北平原。杭州市山地有由泥页岩、碎屑岩、火山岩构成的侵蚀剥蚀中、低山和由碳酸盐岩构成的喀斯特中、低山两类。主干山脉有南、北两支:北支为天目山、白际山以及与之直交的昱岭;南支为千里岗、龙门山。海拔千米以上的山峰大多座落在北支。介于南、北两支主干山脉之间,为一阔带状的中低山地,即临安――淳安山地。杭州市丘陵分布不集中,主要分布在市区西南部,有高丘和低丘两类。这些低丘多处向斜构造轴部,由于石炭、二叠纪石灰岩质地纯、断裂多,地表水和地下水从中活动十分强烈,喀斯特非常发育。临安、萧山等地境内丘陵多在奥陶、志留纪岩层分布区。临安――於潜――昌化一带有粉砂岩、泥岩和不纯石灰岩构成的丘陵,丘脊狭窄陡峻,坡度多在25℃左右;龙门山北段东侧萧山境内以及流入新安江水库的众多溪流的两侧,有页岩、粉砂岩构成的丘陵,丘坡平缓,沟谷宽阔,形态低矮浑圆;建德县东南部、富阳县中部也有成片的砂页岩构成的缓坡宽谷丘陵。这些丘陵都由剥蚀侵蚀作用形成。桐庐、富阳境内丘陵多在单一石炭――二叠纪灰岩分布区。由于水流的侵蚀溶蚀作用,喀斯特十分发育,如桐庐毕浦、下十管,富阳的渌渚等地。石炭、二叠纪灰岩的溶洞和溶洞水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得利用不当,也易诱发灾害,如西湖风景区常因用深井过量开采覆盖型裂隙一溶洞水而造成地面塌陷。3.2地质构造背景因素地质构造控制突发性地质灾害的发生与分布。首先,深大断裂发育区域,地质灾害呈带状分布;其次,火山构造分布区域,地质灾害呈斑块状分布;再次,新构造运动区域,地质灾害呈垂直分布。杭州市位于扬子准地台东部钱塘台褶带,包括安吉――长兴陷褶带、中洲(淳安)――昌化拱褶带、华埠(开化)――新登(富阳)陷褶带、常山――诸暨拱褶带、余杭――嘉兴台陷等五个三级构造单元以及武康(德清)――湖州隆断褶束等七个四级构造单元。杭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