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摘要:明清坐墩家具因具有造型优美、移如,5为五开光弦纹坐墩。该坐墩座面图的圆边弯材采用攒框拼接造法,即用逐段衔夹的造法,每段一端开口,一端出榫,逐一嵌夹,形成圆框;中间采用落膛踩鼓做法,镶嵌圆形板心;坐墩圆形侧帮上下应用“铲地”造法,各起一道弦纹和鼓钉纹,保留着蒙皮革、钉帽钉的形式;坐墩的5条弧形腿足两端格肩,用插肩榫与上面、下底相接拍合,并构成坐墩的腹部及5个海棠式镂空开光。图6为直棂式坐墩。此墩腔壁采用24根木条与上下各以短材相间榫动方便、使用灵活等特点而深受当时人们的喜爱,形成了富有美感且广为流传的丰富式样。笔者通过对明清坐墩的研究,分析其形态、构造、比例和文化内涵等内容,揭示了明清坐墩具有形态的圆润之美、构造的精巧之技、比例的协调之度,以及哲学思想和礼教规范的文化内涵,笔者相信这将对明清坐具的研究成果有所补充,对现代中式坐具的设计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关键词:坐墩形态构造比例文化□李德君孙巍巍坐墩,又称绣墩、鼓墩、凉墩、花鼓墩等,是中国古典凳类家具中常用的且富有个性的坐具。称其为绣墩,是因为其上多覆①盖锦绣一类织物作为垫子;称其为鼓墩,则因为其形状似鼓。坐墩的最初造型来源于鼓的形状,呈两头小、中间大的腰鼓形,同时其通常保留有上下两排的鼓钉装饰。据沈从文先生的《中国古代服饰》记载:腰鼓形坐墩,“是战国以来妇女为熏香取暖专用的坐具。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坐墩多为木腔鼓式造型;”到了唐代,受佛教莲台影响,此种坐具多被做成腰鼓样式,被称为“基台”“荃蹄”经过宋代的发展,或;坐墩基本保留了两个基本特征,即藤墩的圆形开光和鼓腔钉蒙皮革的鼓钉;至明清时期,坐墩的造型已趋完善,形式基本固定下来,是椅凳类家具中最富装饰性的品种之一。图1四开光弦纹坐墩图2海棠式开光坐墩一、坐墩形态坐墩的形态在明清两代较前代有所发展,多为圆形,其特征是两头小、中间大。明代坐墩在形体上较清代坐墩稍大,但和宋元时期的坐墩相比又相对小些。明清坐墩在形态上除了有传统的圆形样式外,还派生出海棠式、梅花式、瓜棱式、六角式和八角式等。同时,坐墩又有开光和不开光之分,开光是指在家具上界出框格,内施雕刻,或经锼挖,任其空透;或安圈口,内镶文木或文石等。如,1为四开光弦纹坐墩,图此墩开光处作方形倒圆角处理,沿边缘起阳线,开光与两圈鼓钉之间均起一道弦纹,鼓钉凸起,是被用“铲地”的方法铲出的,由于经过细致的打磨处理,所以看不出有雕凿的痕迹。图2为海棠式开光坐墩,此墩为四开光,开光形态取自秋海棠花瓣,除有弦纹和鼓钉装饰外,开光的上下还被用“铲地”的手法装饰有缠莲纹浮雕,形体相对细而高。图3为瓜棱式坐墩,此墩造型貌似瓜瓣,整体外实中空,摒除了开光加鼓钉的传统造法,其腔壁安有小铜环四枚,用于盘结绳索,以便提拿。图4为青花云龙纹鼓式绣墩,此墩为瓷质,坐面微微凸起,中心内凹有小孔,腹部上下各有一周鼓钉凸起,两侧各有一兽面耳。②图1和图2属于开光式坐墩类型,从中我们不难发现此类坐墩沿袭着木腔鼓的造型,开光处的线条简练、抽象、饱满而又有张力,整个坐墩充分运用了点、面相结合的装饰,线、又与整体木腔鼓的敦厚、朴实的造型浑然一体,体现了中国古代质朴、自然、规整的审美情趣。图3和图4属于非开光式坐墩类型,此类坐墩形体饱满、厚重,当中也运用了一些点、线的装饰,稳重之中又添加了一点活泼之气。总之,明清坐墩的形态体现了一种完整、囫囵、圆熟、浑成的风貌。图5五开光弦纹坐墩图6直棂式坐墩图3瓜棱式坐墩图4青花云龙纹鼓式绣墩卯结合造法,墩壁上形成条形孔,却无圈口;鼓钉纹同样采用“铲地”的造法。从图5和图6坐墩实例中,我们可以看出腿足与上面、下底二、坐墩构造明清木质坐墩有四开光、五开光的,以五开光较为常见。44图7瓜棱式坐墩尺寸分析图8五开光弦纹坐墩尺寸分析图9四开光弦纹坐墩尺寸分析衔接紧密,如一木生成,构造完整、严谨,制作工艺精巧至极,在展现明清匠人的高超技艺的同时,也说明了当时的使用者对坐墩完美构造的追求。大多为方形,在陈设上给人感觉缺少变化,但作为临时性家具的圆形坐墩,却给予室内陈设一定的变化,能满足人们的视觉审美需要。鼓形坐墩也有一个明显的缺点——其两头小、中间大,很容易翻倒,人坐在上面不是很安全。所以在早期的设计当中,它不单是为了让人坐,更是为了让人欣赏,使人在视觉上获得一种满足,这是坐墩的一个设计初衷。④明清坐墩所蕴含的文化内涵更多地体现在儒家、道家思想和礼教观念等方面。⑤各种坐墩造型形态基本都保持着中轴对称的形式,装饰图案也都有着均衡的美感,这些都充分说明明清坐墩蕴含着儒家“中和”思想。在明清坐墩当中,有用名贵木材(如黄花梨、紫檀木等)制作的,也有瓷制的,而用名贵木材制作的坐墩,通常不添加任何涂饰,任其光素,从而表现了道家所崇尚的自然质朴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