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铁繁殖方法及栽栽培诀窍.docx
上传人:鸿朗****ka 上传时间:2024-09-13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6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苏铁繁殖方法及栽栽培诀窍.docx

苏铁繁殖方法及栽栽培诀窍.docx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苏铁繁殖方法及栽栽培诀窍苏铁繁殖方法及栽栽培诀窍苏铁是最原始的裸子植物之一,曾与恐龙同时称霸地球,被地质学家誉为“植物活化石”。下面是的苏铁繁殖方法及栽栽培诀窍资料,欢迎阅读。苏铁繁殖方法(1)自然繁殖苏铁自然界中主要通过有性生殖繁殖,每年春夏天,树龄十年以上的雌雄异株苏铁会长出雄球花及雌球花,雄球花会产生花粉,并通过风或昆虫使花粉落在雌球花上,完成授粉,种子逐渐在雌株发育。其后在秋冬天时种子才会成熟,成熟红色的种子就会通过某些松鼠以及昆虫等传播到其他地方。(2)人工繁殖苏铁主要通过两种方法,分别是播种和分蘗。播种是为苏铁人工授粉,得出种子,然后培植。分蘗是将苏铁切去顶部,茎或基部,侍伤口愈合组织后,会在其周围会长出许多萌蘗,待其生长2至3年后把萌蘗剥离母株,使萌蘗生根后便能形成一棵小苏铁。人工繁殖以分蘖繁殖为主。由于难以得到种子,分蘖繁殖便成为主要繁殖方式。播种繁殖种子于秋末采集,随采随播,也可砂藏,于翌春季点播;因种皮厚而坚硬,生芽缓慢,一般4~6个月后发芽;温度要保证在15度以上,覆土要深些,约3厘米,在30~33℃,高温下,约2周即可发芽;幼苗生长较慢,种苗需2至4年方可移栽。分蘖繁殖1.分蘖时间:可于冬季停止生长时进行。亦可在早春1~2月份至初夏进行。苏铁2.取蘖芽:苏铁常在茎基部和干部萌生蘖芽,应选择充实的3年以上的或有4至5片叶子的做繁殖材料。因为该类蘖芽木质化程度高、内含营养物质多、适应性强,易生根成活。切忌选过嫩的蘖芽,否则易腐烂。取芽方法是:用锋利的小刀将蘖芽与母株连接的根基处切割下来。切割时要尽量少伤茎皮。切口稍干后,栽于粗沙含量多的腐殖质土的盆钵内,放于半荫处养护,温度保持在27~30℃,易于成活,对已生根的,可直接栽入富含腐殖质、排水良好、透气性强的培养土中管理;对未生根的,应放在阴凉通风处晾2~3天,待其切口稍干后再进行催根处理。也可将茎部切成15~20厘米的块片埋于沙质壤土中,使其周围发生新芽,再行分栽培养。3.催根:栽于素沙中,深度为蘖芽高度的1/2。为防止伤口腐烂,在栽植前应在伤口上涂草木灰、木炭粉或硫磺粉。栽好后,浇水一次,然后放在室内见光处养护。2个月左右萌发新根,3~4个月抽生1至2片新叶。4.移栽:待新叶全部展开时,移入培养土内进行管理。培养土由45%的腐叶土、20%的菌根土苏铁顶部长着果包的形态、30%的河沙和5%的钙镁磷肥配成。千万不要用粘重土作培养土,否则会因排水不良而导致根部腐烂。5.管理:华南温暖地区可露地栽于庭中。较寒之地,冬季应以稻草裹之,加以保护。长江流域及华北地区多盆栽苏铁,栽培盆底要多垫瓦片,以利排水,并培以肥沃壤土,压实植之。春夏生长旺盛时,需多浇水,夏季高温期还需早晚叶面喷水,以保持叶片翠绿新鲜。每月可施腐熟饼肥水一次。人秋后应控制浇水,日常管理要掌握适量浇水,因水分过多,易发根腐病。苏铁生长缓慢,每年仅长一轮叶丛,新叶展开生长时,下部老叶应适当加以剪除,以保持其整洁古雅姿态。苏铁盆栽栽培诀窍在早春结合换盆时,从母株基部侧生的蘖芽(又称吸芽)切割下来,待切口稍干燥后上盆栽植。也可在春天到花卉市场选购铁树杆茎进行盆栽。盆土可用腐叶土或泥碳土加上1/4左右的河沙和少量基肥混均配制,也可用腐叶土4份、园土4份、河沙2份混均配制。盆底垫放碎瓦片,以利排水。吸芽浅栽在泥盆中,浇透水后放置半阴处,待成活后逐步接受阳光。初夏温度升至20度后,新芽开始生长,抽出新叶,表明下部根须已长出,不能放在半阴处,否则新叶变得细长,抽出新叶,表明下部根须已长出,不能放在半阴处,否则新叶变得细长,影响观赏价值,应放置于通风好、充足阳光处。生长期间浇水要充足,新叶旺盛生长时应经常保持盆土湿润,并在早晚喷洒水,保持叶片清新。要注意盆内不能积水,否则会引起烂根烂茎;但盆土过干,会使叶片发黄枯萎。浇水间隙需更长些,少浇水,盆土可偏干些为好。如持续过湿,易烂根使叶子发黄变焦。生长期间施肥,每月施1次40%稀释腐熟豆饼肥加入0.5%的硫酸亚铁。也可用生锈的铁钉、铁皮放于土壤,任铁质渐渐渗入土中,供苏铁吸收,使苏铁叶子翠绿。夏季要避免放在阳光处曝晒,冬季防冻保暖,0度以上能安全越冬。对于基叶枯黄,要适当修去老叶,让它再生新叶。苏铁病虫害及防治(1)斑点病,为真菌性病害。叶片受侵染后初是淡褐色的小斑,然后蔓延为近圆形或不规则形,直径为1毫米至5毫米,病斑中央为暗褐色至灰白色,边缘红褐色,病斑上生黑色小点,由于病斑间联结,便形成一段斑,造成叶片枯死,破碎。高温多雨的天气,此病害易蔓延发生。在防治预防方面,培养土应适带微酸性的沙质上,夏天多淋清水,病老叶应及时清除。发病初期喷波尔多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剂600倍液,或50%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倍至1000倍液,或高锰酸钾1000倍液,约隔10天喷1次,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