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马桶年鉴.doc
上传人:qw****27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9MB 金币:15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中国马桶年鉴.doc

中国马桶年鉴.doc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5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中国马桶年鉴HYPERLINK\l"_Toc307242845"前言:PAGEREF_Toc307242845\h1HYPERLINK\l"_Toc307242846"第一章:马桶发展史PAGEREF_Toc307242846\h1HYPERLINK\l"_Toc307242847"第二章:中国马桶与世界马桶PAGEREF_Toc307242847\h5HYPERLINK\l"_Toc307242848"第三章:中国马桶各时代代表作PAGEREF_Toc307242848\h6HYPERLINK\l"_Toc307242849"第四章:马桶与水文化PAGEREF_Toc307242849\h9HYPERLINK\l"_Toc307242850"第五章:未来马桶发展趋势PAGEREF_Toc307242850\h10前言:提起马桶,人们都不会陌生,这已经是人类生活必备品之一了。马桶的诞生,是人类进化的表现,也是科技发展的结晶。然而,马桶,这样一个平常就可见的物件,大家又了解多少呢?这样一个疑问,恐怕会让不少人摇头。中国的“马桶文化”其实由来已久,发展到今天,已经几经变革。本年鉴将从马桶的诞生说起,为大家解开千年来笼罩在马桶上的面纱。第一章:马桶发展史马桶的发展,是随着人类进化和科技发展而出现的产物,从最初的解决生理需求,到现在的释放压力,甚至是彰显品位。在马桶还没有出现的时候,人类的思想还没有进化完全,解决生理问题都是随便找一处地方即可,先进一点的,就是找个地方挖个洞解决。当然,那个时候的人类,还是穿着树叶编织的衣服,拿着石制的的武器,与大自然做搏斗。那时候,生存是唯一的主题,自然不需要过多思考方便的问题。当人类渐渐有了与自然抗争的实力后,人类开始觉得自己可以生活的好一点,于是房屋出现了。房屋让人类的个人生活变成一种隐私,自然而然的,如厕这样一个问题,也变成一件私密的事情了。于是,厕所出现了。那时候的厕所很简单,一个大洞,然后用东西围起来,至于上面,有没有东西无所谓了,又没人从上面去偷看。但人们发现,上面没遮盖物,这下雨下雪的不方便啊,于是,类似于现代的厕所出现了。但是很快,人们就发现了新问题,如果晚上要如厕怎么办?那时候,人们也知道厕所味道难闻,所以建的离自己的房子都有点距离,晚上黑灯瞎火,不方便啊,那时候可没有电灯!毕竟有晋景公这样的震撼例子在,这位倒霉的君王,如厕时不小心掉下去淹死了!想来也是晚上灯火不够,导致了这样的悲剧。古人说“闻香下马,知味停车”。放到现在,人们可能以为是被饭馆的菜香吸引了,不过,那时候,其实是人们坐在马车上,突然感觉内急了,看见厕所,马上下车了。如此狼狈,让自诩文人雅士的古代读书人们情何以堪!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上至皇帝高官,下至普通百姓,都是绞尽脑汁。汉高祖刘邦是位能人,他为了节省开会时间,直接用文官的帽子来如厕!这件事情给了大家启发:对啊,咱们制作一个专门解决生理问题的东西不就好了!于是,最早的马桶——“虎子”诞生了。其实那时候的阶级观念比较严重,导致制造“虎子”的材料也不尽相同,皇帝可以用玉做的,平民老百姓就只能用木制的了。关于“虎子”的发明,在《西京杂记》中有另外一种说法。文述李广与兄弟共猎于冥山之北,见卧虎焉,射之。一矢即毙,断其髑髅(骷髅)以为枕,示服猛也;铸铜象其形为溲(排泄小便)器,示厌辱之也。这是说“飞将军”李广射死卧虎后,让人铸成虎形的铜质溺具,把小便解在里面,表示对猛虎的蔑视,这就是“虎子“得名的由来。“虎子”名称的由来还有一个神话传说。据说在很久以前距离中国25万里的地方有一座神鸟之山,山上有一种神兽叫“麟主”,麟降伏百兽,要小便时,老虎便蹲伏张嘴承接尿液,“虎子”因此得到形状及名字。到了唐朝,因为开国皇帝李渊的祖父名叫李虎,为了不犯皇家忌讳,相关的官员便将这大不敬的名词改回“兽子”或改为“马子”,从此“虎子”一称便再无广泛使用。在中国,“马桶”这个称谓估计最早要追溯到北宋时期欧阳修的《归田录二》中的“木马子”,那时候,是制成马的形状的,而后来为了方便才改为圆桶状的,所以叫“马桶”。我国古代的马桶基本都是木质的,筒形或者鼓形,带个盖子,高度适宜人们坐着大小便,周身用桐油或者一些朱漆涂抹,防止漏水,并且用铁丝或者别的一些东西扎住,防止被挤压散架。而在古代,民间还把马桶视作生育的象征,是婚嫁时必备的物件。很多人家都喜欢在陪嫁的马桶上写上“百子千孙”的字样,因此,这种马桶又被称为“子孙桶”。那种木质马桶使用时间很长,一直到现在,在我国的有些农村地区还有类似的存在。只不过,这种马桶需要经常去倾倒、清洗,很不方便。到了清代,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