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魂的家园.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3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0KB 金币:15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灵魂的家园.doc

灵魂的家园.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5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灵魂的家园读报:1976年9月8日的凌晨,湖南韶山滴水洞管理员廖时禹接到电话,说湖南省委第二书记张化平晚上要来检查毛主席回乡休养的准备工作,深夜12点,他又接到电话,说毛主席不回来了。在廖时禹放下电话不久,远在北京的毛泽东便已走到生命的尽头。病重期间,他像普通人一样乡愁极重,向中央提出还乡,可惜这一个愿望未能实现。读了这篇短文,心头几天未能平静。毛泽东最后一次还乡是1959年6月,写下了七律《到韶山》,回忆他1927年1月回乡组织农民自卫队与蒋介石斗争的往事,写出了“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佳句。这是一代天骄伟人的乡情诗句,国人共知,而他在生命的最后二十四小时,仍想还乡,却鲜为人知,它正说明了诗人毛泽东的心境,证实了人们常说的一句哲理:故乡永远是灵魂的家园。故乡是灵魂的家园,更是诗的沃土,古今中国的诗人,几乎无人不写乡情诗,而且佳句如群星在天,照得人的心灵闪闪发光。最是家喻户晓,童叟皆知便数李白的《静夜思》了:“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乡情是人类共同的感情,尤其是炎黄子孙。一生好入名山游,放浪形骸的李白如此,为武则天宠臣张易之端尿,为夺取“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两句诗害死亲外甥刘希夷的宋之问从广东贬所逃归,途经汉江,写下了“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这样的千古绝唱,他的后两句已远远超出自己被贬,恐家人被牵的畏惧感,成为游子还乡,恐家有变故的通用之感,通向未来的岁月。一个人在县城工作,生他的小村便是故乡;在省里工作,生他的县便是故乡;而在海外,大陆是故乡。新诗写乡情的绝唱,莫过于余光中先生的《乡愁》了,其中有句:“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而催人泪下者,莫过于右任于1962年写的《望大陆》:“葬我于高山上兮,望我大陆;大陆不可见兮,只有痛哭!葬我于高山上兮,望我故乡;故乡不可见兮,永不能忘!”1964年4月,于右任去世前,口不能言,曾伸一指和三指,后来友人理解,是指中国统一后,他要归葬于陕西三原里故里。魂归故里的愿望,岂止于公一人?年关岁尾,海外游子,国内游子,都在返乡与亲人团聚,如唐人岑参诗:“乡路眇天外,归期如梦中”,而那些难以回乡的人,则如柳宗元诗:“若为化作身千亿,散上峰头望故乡”了。春节一过,人们将返回工作岗位。故乡留给人们的是美丽的牵挂,天涯海角,永远相陪的是故乡明月。故乡泥土生我们的血肉,故乡是灵魂的家园。山东曲阜因生孔丘,湖北秭归因生屈原,浙江绍兴因生鲁迅,江苏淮安因生周恩来,大地生辉,天空布彩。一个有志气的人,一个有理想的人,即使不能成为故乡天上的明星,也要成为地上的一朵小红花,而不可玷污故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