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有的人》教案《有的人》教案作为一名人民教师,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有的人》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有的人》教案篇1教材简析:《有的人》这首诗是著名诗人臧克家1949年在北京参加鲁迅先生逝世十三周年纪念活动时所作。诗歌对比强烈、形象鲜明、语言朴素、节奏明快。教学目标:1、理解诗歌的深刻内涵,学习鲁迅的伟大精神。2、了解本文运用的对比、对照的写作手法,体会运用这种写法的好处。3、初步欣赏诗歌,对现代诗充满兴趣。教学难点:理解两种人的含义教学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师:通过本组的学习,你对鲁迅有怎样的印象呢?你能用简短的语句评价他吗?师:这样一个伟大的人,已经离我们而去了,但他们的精神仍留在我们的心中。正如司马迁所说:“人固有一死,或重与泰山,或轻于鸿毛。”鲁迅先生不幸病逝时说:“赶快收敛,埋掉。忘记我,管自己的生活。”这是他最后的遗言。然而,我们能忘记他吗?过渡:今天,我们学习1949年11月1日臧克家为纪念鲁迅逝世13周年而写的诗歌《有的人》。二、讲授新课师:(介绍背景)1949年10月19日,鲁迅逝世13周年,全国各地第一次公开、隆重地纪念鲁迅,著名诗人臧克家参加了首都的纪念活动,他深切追忆鲁迅为了人民鞠躬尽瘁的一生,百感交集,写下了《有的人》这首短诗。(板书:有的人)三、初读,整体感知1、来,请同学们读读这首诗。初次见面,一定要真诚:读两遍,不要忽视一个字。2、指名读,纠正、评价。3、听听别人是怎么读的。听录音朗诵。4、自己再读,边读边思考,看有什么发现。四、读悟结合,深刻领会1、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我们一起来读读第一小节。看你有什么发现。出示第一小节: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出示填空问题:两个“活”与“死”有什么不一样的含义呢?该怎么读这两句?第一句:轻蔑地、鄙夷地读……厌恶地、痛恨地读……第二句:庄重地、惋惜地读……肯定地、赞颂地读……2、可是诗歌的魅力不仅仅表现在它有明显的节奏,更表现在它独特的写法上。请同学们默读这首诗,看看你能发现什么?(生默读体会)3、学生汇报发现:对比的写法,读出相应诗句。再读读,还有什么发现?(引导学生说出每小节中还有对比,2、3、4小结对比的是有的人对人民的不同态度;5、6、4小结对比的'是有的人的不同结果;其实这两部分内容之间又是一一对照的。)4、通过对比,我们发现这“有的人”指的就是哪两类人?引读第一小节,这两类人你能用两个词语概括一下吗?(虽生犹死,虽死犹生)5、对这两类人,你认为作者的态度一样吗?生汇报出几种态度:批判,赞扬,热爱。你对这两类人的态度呢?充分激发学生情感。6、对待不同的人,势必会有不同的态度,不同的表情和不同的语气。请同学们两两对读,一人一句,让我从你们的表情中看看谁最能读出臧克家的心声。7、师生对读,烘托诗情。小结:同学们读得真好!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人我们更——爱戴、敬仰、怀念……。损害人民利益的人我们更——痛恨,蔑视,憎恶......五、课堂小结1、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2、你打算做个怎一个什么样的人?3、总结:读两句诗,把俯首甘为孺子牛的精神用到学习,工作生活中。做一个对人民,对社会有用的人。六、板书设计20、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虽死犹生骑人民恨对比虽生犹死俯人民爱《有的人》教案篇2教学目标1、把握这首诗运用对比抒发感受的写法,体会哲理性议论的作用。2、了解诗歌语言的一般特点。3、认识本诗所表达的活与死的辩证关系,使学生受到革命人生观的教育。教学方法和要求1、指导学生反复诵读。2、通过读,理解诗的深刻哲理。3、把较难懂的内容(第三、第六、第七节)讲清楚,讲透彻。教学重点1、理解对比的写法。2、体会用诗讲道理。教学难点理解本文对比和照应的运用。课时安排和教具使用1课时班班通设备和自制课件教学过程和内容一、凝练、通俗的语言写了对于生和死截然不同的两种人的态度和表现,抒发了作者由此而发的感受,以此来纪念鲁迅以及以鲁迅为代表的无产阶级革命战士。二、作家简介和写作背景臧克家,生于1905年,是我国'五四'运动以来最著名的诗人,他的诗一直受到人民的喜爱和欢迎。1949年全国解放后,藏克家由香港回到北京。10月19日,是鲁迅先生逝世13周年纪念日,全国各地第一次公开地隆重纪念这位伟大的革命家、思想家和文学家。臧克家亲自参加了首都的纪念活动,目睹了人民群众纪念鲁迅的盛况,并瞻仰了鲁迅在北京的故居。他深切追忆鲁迅为人民鞠躬尽瘁的一生,百感交集,于1949年11月1日写了《有的人》这首短诗,抒发自己由纪念鲁迅所引起的无限感慨以及对人生意义的深刻思考。三、解题“有的人”这个题目包含了诗中所写的两种人:即作者歌颂、赞美的是以鲁迅为代表的无产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