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光的基本原理.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73KB 金币:15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激光的基本原理.doc

激光的基本原理.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5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激光的基本原理一、光与物质的关系前述过光、原子、能级和光谱。物质是由一些同类微粒组成(即原子、分子、离子)。由于这些能级处于不同的能级上,而在这些能级中,用E1及E2分别表示两个能级量,E1所带的能量少,属低能级。E2所带的能量多。为高能级。由于粒子所含的能量不同,总的来说粒子在低能级的占多数,高能级的占少数。因此在低能级(E1)中的粒子数大于高能级中(E2)的粒子数。可用图18表示、低能级(E1E2)上粒子数的分布。粒子二能级分布图光与物质作用有三方面(1)受激吸收低能级E1的粒子当吸收一定频率r21的外来光能时,粒子的能量就会增到E2=E1+hr21h表示普朗克常数),粒子就从低能级E1跃迁到高能级E2上,这一过程叫做受激吸收,而外来光的能量被吸收,使光减弱。粒子进行跃迁不是自发的,要靠外来光子刺激而进行。粒子是否能吸收发来的光子,还得取决于两个能级(E1和E2)性质和趋近于粒子的光子数的多少有关。而与其它方向。位相等方面就无任何限制。(2)自发辐射处于高能级的粒子很不稳定,不可能长时间的停留在高能级上。以氢原子为例,在高能级停留的时间只有10-8秒(粒子在高能级停留的时间为粒子的寿命,寿命长的为亚稳态能级)。因此,在高能级E2中的粒子会迅速跃迁到低能级E1上,同时以光子的形式放出能量hr21=E2-E1(hr21为辐射光子频率)。这一过程不受到外界的作用时完全是自发的。所产生的光没有一定规律,相位和方向都不一致。不是单色光。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也可以看到的如日光灯,高压汞灯和一些充有气体的灯,发光都是自发辐射的过程,这些光是向各个方向传播。因此与受辐射发出的光,其相位和方向完全相反。这种以光的形式辐射出来的,叫做自发辐射跃迁。可是在跃迁的过程中有一些不产生光辐射的跃迁,而它们主要是以热的运动形式消耗能量,即为无辐射跃迁。自发辐射的特点,即每一个粒子的跃迁都是自发的,孤立地进行,也就是相互独立,彼此无联系。产生的光子杂乱无章,无规律性。1.基能级上的粒子2.粒子被激发到E2能级上1.处于高能级E2上的粒子2.粒子跃迁到低能级E1上,同时发射出一干光子(3)受激辐射它是与受激发吸收的相反过程。处于高能级的粒子,在某种频率r21光子诱发下,从原来所在的能级上E2,放出与外来光子完全相同光子,此时既产生了一个光子(受激发前后共有2个光子),使原来的能量减少E=hr21。把高能级上的粒子跃迁到低能级E1上的这一过程称做受激辐射。受激辐射的特点本身不是自发跃迁,而是受外来光子的刺激产生。因而粒子释放出的光子与原来光子的频率、方向传播、相位及偏振等完全一样,无法区别出哪一个是原来的光子,哪一个是受激发后而产生的光子,受激辐射中由于光辐射的能量与光子数成正比例,因而在受激辐射以后,光辐射能量增大一倍。以波动观点看,设外来光子为一种波,受激辐射产生的光子为另一种波,由于两个波的相位、振动方向,传播的方向及频率相同。两个波合在一起能量就增大一倍,即通过受激辐射光波被放大。外来光子量越多,受激发的粒子数越多,产生的光子越大,能量越高。1.处于高能级E2上的粒子。2.粒子跃迁到低能级E1上,同时发射出一个光子。受激辐射时光束放大从上可知,受激辐射及吸收同时存在于光辐射与粒子体系,是在同一整体之中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它们发生的可能性是同等的,这两个方面即受激辐射与吸收哪一个占主导地位,取决于粒子在两个能级上的分布。激光器发出的激光就是利用受激辐射而实现的,也就是在基发态的粒子数尽可能多些。以实现受激辐射。二、粒子数反转与光放大在受激辐射中怎样把粒子数提高到高能级上,总的来说粒子数在能级上的分布有两种:一种是热平衡分布,即粒子体系(同种粒子)在热平衡状态下,各能级上的粒子数遵从玻耳兹曼分布:公式Ni=Ne-Ei/KT,Ni为单位体积中总的粒子数,K为玻耳兹曼常数(1.38×10-6),T为绝对温度。把两上能级上的粒子数相比时可以看到,N2/N1=e-E2-E1/KT,由于E2>E1,而绝对T≠0,K是正整数,KT>0因此N2<N1。其主要原理是高能级上的粒子数,要比低能级的粒子数少(在受激发时)。光辐射在热平衡状态下的粒子体系在相互作用下,粒子体系吸收光子的数大于受激辐射产生的光子数,光吸收起主导作用。在一般的情况下观察不到光的放大现象,但可以观察到光的吸收现象。要想实现光的放大作用,必须得把热平衡分布倒转过来,就可使粒子数在能级中进行另一种新的分布,即非热平行分布。这种新的分布使高能级上粒子分布的数量大于在低能级上粒子分布的数量,即N2>N1。这时受激辐射的过程大于吸收过程,从而实现光放大,一般常称为粒子反转分布。所谓的“反转”,是对热平衡分布比较而言。处于高能级被反转上去的粒子很不稳定,常会自发在或在外加的刺激下辐射出能量,从高能级粒子跃迁到低能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