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训练福建惠安惠南中学化学九年级上册期中同步训练.docx
上传人:雨巷****莺莺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1.3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强化训练福建惠安惠南中学化学九年级上册期中同步训练.docx

强化训练福建惠安惠南中学化学九年级上册期中同步训练.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9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强化训练福建惠安惠南中学化学九年级上册期中同步训练试题(含答案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水是生命之源,也是重要的溶剂。下列有关水的说法正确的是A.水电解生成氢气和氧气,说明水中含有氢分子和氧分子B.生活中饮用的桶装纯净水属于纯净物C.将黄河水经沉降、过滤、吸附,灭菌等净化操作后,可供人们生活用水D.水体有一定的自净功能,部分工业污水可直接排放2、下列标志中,表示“禁止烟火”的是A.B.C.D.3、在加油站最需要张贴的的标志是A.禁止吸烟B.禁止带火种C.可回收塑料D.节约用水4、如图是电解水的简易实验装置。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用水电解实验说明水由氢、氧元素组成B.在水中加入少许稀硫酸,能增强水的导电性C.电解水产生O2和H2的质量比为1:2D.目前通过电解水获得氢能,成本高、效率低5、生活中处处有化学,下列物质的用途与其化学性质有关的是A.食盐用于消除积雪B.金刚石用于裁玻璃C.食醋用于清洗水垢D.干冰用于人工降雨6、下列关于CO2与CO的比较正确的是A.性质:CO2、CO都有可燃性B.用途:CO2可用于灭火;CO可用于人工降雨C.危害:CO2会导致酸雨;CO会引起中毒D.组成:一个CO2分子比一个CO分子多一个氧原子7、下列有关镍元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原子序数是28B.原子核内质子数为30C.元素符号是NiD.相对原子质量为58.698、2021年诺贝尔化学奖揭晓,两位科学家因“在不对称有机催化研究方面的进展”被授予该奖项。下列有关催化剂的说法正确的是A.催化剂只能加快反应速率B.生成物的质量与催化剂无关C.只有二氧化锰才能作催化剂D.反应前后催化剂的质量和性质都不改变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室内起火,迅速打开所有门窗通风B.天然气泄漏,迅速关闭阀门并开窗通风C.图书馆内,图书发生火灾可以用水基型灭火器进行灭火D.森林发生火灾,可以用水灭火,是因为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10、当炒菜锅的油开始着火时,灭火的最佳办法是A.盖上锅盖B.向锅内浇水C.向锅内撒土D.使用灭火器二、填空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化学就在我们身边,它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请结合已经学习过的知识,将符合要求的物质化学式填在空格上。(1)安在玻璃刀上划玻璃的物质_____;(2)常用于人工降雨的物质_____。(3)天然气的主要成分物质_____。2、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1)防治空气污染、改善生态环境已成为全民共识。我市有以下举措让我们的小城更美好;①你认为这些措施的推广,对环境治理的好处是___________②空气污染严重损害人体健康,影响作物生长,破坏生态平衡,引起空气污染的有害物质很多,请举一例___________③你认为以下改善空气质量的措施正确的是___________(填序号)。A.推广使用新能源B.垃圾焚烧处理C.实行私家车限号出行D.加强企业排污管理(2)氧家族的“生长树”如图1所示。①树上有一种“果子”为白色固体,写出生成该“果子”的化学反应符号表达式___________;②图2是得到图1中相关“果子”的实验装置。则A实验中观察到明亮的___________火焰,闻到___________气味;证明B实验中燃烧产物所选用的试剂是___________;A、C实验的集气瓶中均需放少量水,C实验中水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____。3、据图回答:(1)该图片反映出什么环境问题:___________。(2)请你提出两条合理化的建议:①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4、请将下列错误操作可能产生的后果填在相应的横线上(用字母表示):A.腐蚀标签B.试管炸裂C.沾污试剂D.引发火灾(1)倾倒液体时,试剂瓶标签没有向着手心___________;(2)用未经清洗的胶头滴管吸取其他试剂___________;(3)加热后的试管立即用冷水冲洗___________;(4)用嘴吹灭酒精灯___________。5、“碳中和”,中国在行动。“碳中和”是指一定时间内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与吸收量基本相当。二氧化碳的捕集、利用是实现“碳中和”的重要途径。我国力争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体现了中国对解决气候问题的大国担当。(1)2022年北京冬奥会采用二氧化碳制冷技术,实现二氧化碳循环利用,碳排放几乎为零。控制二氧化碳的排放,主要是为了减缓______效应。(2)目前,人们使用的燃料大多来自化石燃料,如煤、______和天然气。天然气(主要成分CH4)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请列举一例可为实现“碳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