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一、工程概况及本次验收范围1、工程概况象峰站为福州1号线起点站,位于福州市秀峰村,北端出入场线接新店车辆段综合基地,南接秀山站,沿秀峰路路中南北向设置,车站形式为地下二层(局部三层)岛式车站。车站站前设有单渡线,站后设有折返线。车站东侧为象峰中心小学、君临香格里住宅小区等,西侧为三木家天下小区、象峰村、秀山中学等。象峰站场地范围内汤斜溪穿越。场地地势起伏较大,施工期间车站及附属结构出入口等的防洪防涝设计水位应在进一步调查研究后确定,严防洪涝灾害发生。车站中心里程SK0+383.717,起点里程CDK0+062.700,终点里程为SK0+577.217。象峰站总长420m,标准段宽19.4m,站台宽10.5m,总建筑面积24176.26㎡、主体面积20239.73㎡、附属建筑3936.53㎡。车站结构形式为地下两层(局部三层)的箱型框架结构,车站大里程端提供双线盾构始发,小里程段双线盾构接收。车站纵向北高南低,各层板坡度2‰,顶板覆土2.8~5.1m。车站围护结构与主体采用复合式结构,底板(底梁)、顶板(顶梁)、内衬墙和暗柱采用C35防水混凝土,中板、中梁、内墙等采用C35混凝土,明柱采用C50混凝土,底板下垫层采用C20细石混凝土。车站主体结构采用明挖顺做法施工,抗浮采用抗浮压顶梁。2、地质情况根据设计文件,本车站地质情况至上而下为:1-1杂填土;1-3淤泥质填土;6碎卵石;7粉(砂)质粘土;13-a残积(砂质)粘性土;14全风化岩;15散体状强风化岩;16碎裂状强风化岩;17中等风化岩。本场地地质相对稳定,区域稳定性较好。3、地下水位情况场地浅部及中部地下水类型可分为上层滞水及承压水—潜水。上层滞水主要赋存于浅部杂(素)填土层中,为孔隙水,水量不大,主要接受大气降水及地表径流的补给,以蒸发及下渗方式排泄。根据福州市地区经验,该层水位埋深一般在1.0~3.0m间,水位变化幅度约1~3m。承压水—潜水主要赋存于浅部碎卵石层及其下的残积土、全风化、强风化岩层中,受大气降水及地表径流补给,并随季节性、降雨量变化而变化,水位变化幅度约2~6m。当含水层处于高水位,地下水头高于上部隔水顶板,含水层具有承压性;当含水层处于低水位时,地下水头低于上部隔水顶板,含水层则转为无压的潜水。4、参建单位建设单位:福州市城市地铁有限责任公司设计单位: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监理单位:上海三维工程建设咨询有限公司承包单位:中铁十七局集团有限公司5、施工工期合同总工期914天,计划工期2011年4月20日至2013年10月20日,实际开工日期2011年10月20日。但因征地拆迁、交通疏解难度大等原因,象峰站地下连续墙施工断断续续停工3次,并且时间较长;于2012年11月10日开始土方开挖,进行冠梁及支护工程施工,并于2013年4月6日开始结构施工,在主体结构施工过程中,由于2013年4月份底福州市政府部门取消原有的土方受纳点,土方施工无法正常外运处置,严重制约了车站开挖及主体结构施工进度,于2014年8月份完成土方开挖,2014年12月日16日完成主体结构。6、验收范围本次验收范围为:象峰站土建工程二、工程合同履约情况本工程严格按照合同要求进行施工,施工前均进行了图纸审核和设计交底。施工过程中均严格按照批准的设计文件、图纸内容、相关施工方案及标准进行实施。象峰站支护结构、接地网、防水工程、主体结构分部均已施工完成。完成合同项目工程质量达到合同要求。三、执行法律、法规和强制性条文、施工规范情况经检验,施工满足设计及规范要求,并严格按照强制性条文有关条款执行。有效地确保了施工质量,主要如下:《地下铁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99-2003版;《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13;《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2012);《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范》(JGJ120-2012);《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8-2011;《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J50108-2008;《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地铁杂散电流防腐蚀防护技术规程》CJJ49-92;《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8—2007);《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497-2009);《福州市深基坑与建筑边坡工程管理暂行规定》;以及本工程合同及招标技术文件。四、工程实施情况本车站施工严格按照设计文件及图纸(含变更设计)精心组织施工,车站主体结构满足设计要求。五、施工中主要技术和采取的措施1、钢筋施工(1)通过熟悉施工图,由专人进行钢筋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