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重点校】福建省师大附中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
上传人:雨巷****轶丽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234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全国重点校】福建省师大附中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

【全国重点校】福建省师大附中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3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福建师大附中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卷高一历史命题人:高一集备组审核人:林萍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A题组基础能力测试(6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1.“昔武王克商,光有天下,其兄弟之国者十有五人,姬姓之国者四十人。”这说明周朝政治的本质特点之一是()A.神权政治B.分权政治C.血缘政治D.官僚政治2.西周时期出现了我国第一次城市建设高潮,并确立了天子都城十二里(边长4.3公里)、公国都城九里(边长3.2公里)、侯伯国都城七里(边长2.5公里)、子男都城五里(边长1.7公里)的都城建制。以下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都城规模的差异体现出各国经济实力的不平衡B.周王室建立了从中央到地方的一整套集权机制C.城市建制的确立反映了西周等级分封的特征D.确定了以宫殿、庙坛为中心的传统都城的建制3.追溯中国姓氏的起源,有的以官职为姓,如司马、司徒、司空等;有的以排行为姓,如孟、叔、季等;有的以技艺为姓,如陶、甄、屠等。据此推理,卫、许、陈等都是A.以氏族为姓B.以封地(国)为姓C.以居住地为姓D.以先人的字或名为姓4.赢政统一全国后,称“皇帝”,自称“朕”,命令称“制”或“诏”,印称“玺”。以上材料说明()A.赢政功绩极大B.皇权独尊至上C.赢政决心效法先王D.礼制的开创5.秦朝是我国第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下面关于“中央集权”阐释正确的是()A.指的是君权和相权的关系B.地方没有任何的自主权C.全国权力集中于中央,地方必须听命于中央D.高度中央集权不利于国家的统一和稳定6.汉代官秩仅六百石的十三州刺史,可监督秩二千石的郡守,秩仅千石的御史中丞可察官秩万石之丞相;唐代官仅七品的察院长,可察尚书省。隋、唐时期监察御史也称巡按使,主要掌分察州县,还“分察尚书六司,纠其过失,及知太府司农出纳”。可见古代中国A.形成了相对独立的监察体系B.监察官员位高权重C.重视监察官员的素质和选任D.形成了“以卑察尊,以小制大”的监察制度7.唐太宗时中书省的长官,为挫败突厥贵族对内地的侵扰,起草了一份关于如何出兵防御的诏令,接下来应该做的是()交唐太宗裁定B.交门下省审议C.交枢密院出兵D.交尚书省执行8.下表的变化对社会政治产生的影响主要是()入仕群体中寒门子弟所占比例变化表朝代东晋隋朝唐朝北宋比例4%17.2%24.5%46.1%A.扩大了统治基础B.加强了中央集权C.提高了官员素养D.放宽了录取标准9.元代在地方设行中书省,在划区时突破以山川地理自然环境划分疆界的故套,这时的区划“合河南河北为一而黄河之险失,合江南江北为一而长江之险失,合湖南湖北为一而洞庭之险失”。这种区划规制的主要意图是()A.防止地方据险割据B.整合资源发展经济C.因俗而治,加强治理D.完善基层行政组织10.明太祖曾作诗一首描述自己的辛劳:“百僚未起朕先起,百僚已睡朕未睡。不如江南富足翁,日高丈五犹拥被。”明太祖这样辛苦主要是因为他()A.废除了丞相制度B.设置了军机处C.扩大了六部权限D.推行了行省制11.洪武十四年(1381),朱元璋下令在全国普查户口,编成户口黄册,以户为单位详细登载各户的乡贯、姓名、年龄、丁口、田宅、资产,并按照人们的职业分为军、民、匠三大类、这一措施便于()A.抑制土地兼并B.发展资本主义C.调和阶级矛盾D.强化社会控制12.自汉代到明清,“中朝、内阁、军机处”三个机构的共同点是()①取代了相权②由皇帝近臣取代重臣③强化了君权④始终由高官任职A.①②③B.②③C.①②④D.③④13.下面是清朝部分年代军机大臣人数统计表。据此推知,清代军机处皇帝军机大臣人数乾隆多则十人少则一人,70%的时间六至七人嘉庆、道光、咸丰88%以上的时间四至六人同治五到六人光绪76.5%的时间四至六人A.权力稳固B.机构健全C.保密性弱D.精干高效14.自秦汉至明清,中国古代行政区划经历了由郡县两级制到州郡县三级制再到省道府县四级制的演变,这体现了()A.中枢权力体系日趋完备B.中央对地方控制的加强C.各地经济联系日益密切D.经济发展区域化程度提高15.史学家陈旭麓指出:“这场战争,自西方人1514年到中国起,是他们积325年窥探之后的一逞。对于中国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了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走入近代的最初一步。”“这场战争”的发动者是A.英国B.法国C.日本D.德国16.近代某不平等条约中规定:“惟中国将来如有特恩、旷典、优免保佑,别国得之。佛兰西亦与焉。”材料中涉及的特权是A.领事裁判权B.传教士传教权C.片面最惠国待遇D.居住及租地权17.对于鸦片战争,有人称为中英战争,有人称为通商战争,也有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