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2011年第2期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No.22011第51卷JOURNALOFSUNYAT-SENUNIVERSITYVo.l51(总230期)(SOCIALSCIENCEEDITION)GeneralNo.230韩愈乐府歌诗创作刍论*)))以5琴操6十首为诠解对象沈文凡摘要:从乐府歌诗的角度观照、研究韩诗,学界似乎少有。以5琴操6十首为诠解对象,考述韩愈曾积极地参与乐府歌诗创作是有明确文献可考的。依据唐人的乐府歌诗观念,韩诗中有相当一部分属于乐府歌诗。韩愈本人精通音律,擅长啸歌,有较高的音乐修养,这是他能够创作乐府歌诗的主观因素。韩诗有被当时歌者传唱者,亦有明确文献可据。韩愈乐府歌诗虽不乏愉悦声情之作,然以崇尚古奥为主,因此其乐府歌诗传播范围、声势不及元白,但其创作乐府歌诗并用以干政,形成的一种新的诗风,亦非常值得重视。关键词:韩愈;乐府歌诗;可歌;干政;新诗风;5琴操6十首中图分类号:I20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9639(2011)02-0016-08唐诗有可入乐者,此为不争之事实:旗亭画壁,有迹可踪;5琵琶65长恨6,有典可征。明人谢榛云:/唐人歌诗,如唱曲子,可以协丝簧,谐音节。0¹那么,以拔奇险怪、遒宕雄放著称的韩诗是否亦有可被之管弦、揭喉高唱者呢?渊实认为:/夫杂剧传奇及诗余乐府者,非如司马相如以下,李杜韩白之辈所作之诗赋文章,非文字之诗,非目之诗,非美文之诗,乃声之诗,耳之诗也,与喜乐相待为一,以传于天下。0º以此视之,似乎韩诗自不入乐,但与韩愈同时的元稹却说:/喜闻韩古调,兼爱近诗篇。玉磬声声彻,金铃个个圆,,轻新便妓唱,凝妙入僧禅。0»据此,则韩诗必有可歌者。微之此诗作于元和十年(815),是对韩诗播之唇吻,为人所唱之流播状况的一种纪实性描述。然韩诗中哪些可唱?韩愈是否有较高的音乐修养足以支撑他进行乐府歌诗创作?可以歌唱的乐府歌诗对韩诗主体风貌的形成起到什么作用?以下分三个方面探究。一、韩愈音乐修养的文献考察精通音律,有较高的音乐修养,这是文人创作乐府歌诗的一大有力条件。韩愈精于音律,他和好友李贺、孟郊都曾作过协律郎。韩愈任协律郎在德宗贞元十五年,其年/建封奏(愈)为节度推官,试协律郎。至冬,建封使愈朝正于京师0¼。日本音乐史家岸边成雄认为:/(协律郎)本系负考定律吕之职,故必须精通音乐者才能充任。0/太常寺内乐官中,具有实际音乐知识其最高官位当推协律郎。0½此论可与*收稿日期:2010)10)20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排律文献研究0(06BZW022);吉林大学研究生核心课程建设项目/唐宋韵文学史研究0(20102231)作者简介:沈文凡(1960)),男,吉林和龙人,文学博士,吉林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春130012)。¹李庆立校笺:5谢榛全集校笺6,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3年,。º渊实:5中国诗乐之迁变与戏曲发展之关系6,5新民丛报61906年,。»元稹:5见人咏韩舍人新律诗因有戏赠6,杨军笺注:5元稹集编年笺注6,西安:三秦出版社,2005年,。¼吕大防等著,徐敏霞校辑:5韩愈年谱6,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½[日]岸边成雄著,梁在平、黄志炯译:5唐代音乐史的研究6,台北:中华书局,1973年,第108、112页。16韩愈乐府歌诗创作刍论新旧5唐书6中关于李贺创作乐府歌诗的记载相互佐证。5旧唐书6卷1375李贺传6:/尤长于歌篇,,其乐府词数十篇,至于云韶乐工,无不讽诵。补太常寺协律郎。05新唐书6卷2305李贺传6:/辞尚奇诡,所得皆惊迈,绝去翰墨畦迳,当时无能效者。乐府数十篇,云韶诸工皆合之弦管。为协律郎。0杜牧为贺集作序名为5李长吉歌诗叙6,言/歌诗0而不曰/诗歌0。吴相洲言:/歌诗一词不是与诗歌对等的普遍的称呼,它有着特定的含义,,歌诗一词,总是和音乐有关。0¹/就与音乐关系而言,可以将唐诗分为两类:一类不入乐,只供人们诵读;一类入乐,像歌词一样可以歌舞。这类入乐入舞的诗,我们称之为-歌诗.。0赵敏俐言:/歌诗是指可以演唱的诗歌,同时也包括入乐、入舞的诗。0º此观点基本符合唐人使用歌诗一词时候的含义。既然韩愈也精通音律,且确实任过协律郎,那么,他是否亦有乐府歌诗创作呢?检5全唐诗6,歌诗一词共出现24次,其中23次见于诗正文,一次见于诗题。而韩愈诗作中曾三次出现/歌诗0一词,分别是5南山诗6:/斐然作歌诗。05元和圣德诗6:/作为歌诗,以配吉甫。05送无本师归范阳6:/勉率吐歌诗,尉女别后览。0唐代诗人有两千多位,而歌诗一词在诗中总共出现24次,韩愈一人独占3次,比例之高,恐非巧合所能概括。再联系到这出现24次的歌诗一词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