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后”高校毕业生“慢就业”:为何从容,多少无奈.docx
上传人:雨巷****莺莺 上传时间:2024-09-15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17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95后”高校毕业生“慢就业”:为何从容,多少无奈.docx

“95后”高校毕业生“慢就业”:为何从容,多少无奈.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3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95后”高校毕业生“慢就业”:为何从容,多少无奈“95后”高校毕业生“慢就业”:为何从容,多少无奈  又到一年毕业季,但有一群“95后”高校毕业生,告别了传统的“毕业就工作”模式,选择缓一缓。自主“慢就业”的学生,有着丰富的选择;“被慢就业”的青年,背后也有不少无奈。这群“95后”为何如此,又将面临什么问题——  “慢就业”:为何从容,多少无奈   “如果毕业后的工作是一场无止境的球赛,我想晚一点入场。”6月14日,俄罗斯世界杯开幕当天,来自益阳某高校的林文涛发了一条朋友圈,定位在莫斯科。  林文涛今年毕业,6月初,在身边同学纷纷准备入职之际,他清好行李,踏上了他称之为“球迷圆梦之旅”的行程。  “工作的事,回来再说,先休息,休息一下。”林文涛对就业看上去淡定。  李婧跟林文涛一样淡定,她认为,选择“慢就业”,是给自己充电的时间。就读湖南师范大学的她热爱所学的旅游管理专业,去年毕业后,她去澳大利亚旅游1年,期间在一家旅游公司短暂实习。  6月回国前,她告诉记者,她变得更独立、开朗,英语水平有了明显提升,4年所学的理论知识终于付诸实践,也明确了去国际旅游业管理协会工作的职业目标。  互联网时代给了“95后”很多的机会和优势,他们在进行职业规划时,敢于打破传统,追求个人价值的实现,不盲从,不冲动,拥有更从容的择业观。  根据调查数据,“95后”在择业偏好中,15.4%想做自媒体,10.1%想成为网红主播,9.7%想成为拥有多重身份和职业的“斜杠青年”,继续深造、从事公益活动、自由职业和自主创业的毕业生也不在少数。  张樱跟记者第一次见面时,热情地拿出手机,向记者展示她新开的网店。以粉红色为主基调的店铺里,零星上架了几款手镯和戒指,最高销量是2单。  今年毕业的张樱,在长沙某高校就读播音主持专业,但她不想上班,“我想在家做直播,当网红,给自己1年时间试试看,失败了就去安安分分工作。”  在记者的调查中,为实现“科研梦”,在家备战考研;跟父母商量好“再养自己一年”,备考公务员的同学,也是“慢就业族”的一个个侧影。  2.“被慢就业”背后:择业“资本”的比拼  据统计,2017年,我省高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为92.89%,连续7年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仍有7.11%的毕业生,成为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也就是“慢就业族”一员。  每一年的毕业季,都会产生一批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累积下来,数量并不算少。  记者发现,这些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除了上述那些自主“慢就业”的大学生,也有不少是“被慢就业”。  湖南大学2018届毕业生有8900余人,截至6月中旬,该校已为应届毕业生召开了大中型招聘会27场,专场招聘宣讲会1355场,提供了7万余个岗位。湖南大学招生与就业指导处就业市场办公室主任唐一告诉记者,企业来抢人,宣讲会多到学生都懒得去。  不是所有的学生都有这样的机会。据某招聘网站提供的数据,超过半数的企业选择去“985”和“211”高校进行宣讲,名校优势十分明显,这些学生获得的面试机会要远多于普通本科和专科院校的学生。  在2018年湖南省高校离校未就业毕业生系列专场招聘会上,有学生向记者吐槽:学了4年,发现自己掉进了一个夕阳行业,能找的工作和专业都不相关,只能在家思考人生。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副教授钟云华认为,“985”和“211”院校的学生,大多有从容择业的“资本”,而普通本科和专科院校的学生,就业渠道相对狭窄,加上个别专业输出的人才和市场需求不匹配等问题,容易导致学生“被慢就业”。  同时,钟云华表示,家庭条件较好的学生有“慢就业”的自主选择权,而孤儿、残疾、低保家庭的学生,则会在求职过程中遇到更多困难,“被慢就业”的情况居多。  湖南图书馆的自习室内,考研的人不在少数。一名学生告诉记者,她想当中学老师,但很多学校的招聘条件都要求名牌大学或研究生学历。她认为,就业市场上的“学历歧视”将许多求职的学生拒之门外。  我省2017年通过网上报考2018年硕士研究生的人数达9.7万余人,报名人数创历史新高,增幅超20%。  但钟云华表示,很多企业不愿意为研究生付出过高的人力成本,研究生求职迁就度更低,“过度教育”也有可能导致学生“被慢就业”。&n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