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设计方案【精选】设计方案集合八篇为了确保工作或事情顺利进行,就不得不需要事先制定方案,方案指的是为某一次行动所制定的计划类文书。写方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设计方案8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设计方案篇1为切实提高学生各项素质,强化班级管理的科学性、规范性,使各班形成班风正、学风浓、要求高、管理严的育人环境,通过班级量化管理评比,使全校师生能清楚看到各班管理的水平,班与班之间能互相学习,互相促进,共同提高,进一步推动学校工作的发展,特制定优秀班集体评比方案。一、评比办法1、以年级为单位进行评比,从常规管理、考试成绩、各类竞赛活动三方面考核,校级优秀班集体名额占班级数的1/3。2、每学期评选一次。最后得分相同,看前两顶的'名次。二、评分细则(一)、常规管理100分竞赛(安全纪律,教室区、楼区、校园清洁区,厕所,车棚卫生区、车子摆放,课上,课间,集体活动等方面)权重0.3。此项评分依据日常管理人员检查评比结果,具体操作如下:1、每周有专人管理检查,并及时把加减分通知单发到各室。2、以班为单位每两周公布一次检查结果,一个月算出累积分并排列名次,每个年级发流动红旗两面。3、学期末按各月名次赋分算出累分,再排列最后名次。4、常规管理按最后名次量化赋分:第一名赋30分,第二名赋26分,第三名赋24分,第四名赋22分――以此类推。5、以表格的形式公布每两周的累积分情况。(二)、考试成绩权重0.6此项内容七、八年级考核期中总平均分、优秀率和期末总平均分、优秀率,九年级考核期中、期末优秀人数。1、总平均分的算法先将各班实有学生按总分排序,从前取相同人数的成绩,计算出七、八年级学生的总平均分、优秀率,九年级学生的优秀人数,然后以年级为单位分别排列名次。2、按名次得分期中总平均分第一名得10分,第二名得8分,第三名得7分,第四名得6分——依此类推。期中优秀率第一名得10分,第二名得8分,第三名得7分,第四名得6分——依此类推。期末总平均分第一名得20分,第二名得18分,第三名得17分,第四名得16分——以此类推。期末优秀率(优秀人数)第一名得20分,第二名得18分,第三名得17分,第四名得16分——依此类推。3、考试成绩量化赋分是期中总平均分得分、优秀率得分和期末总平均分得分、优秀率得分之和或优秀人数名次得分之和。(三)、各类竞赛活动(权重0.1)1、以年级为组以班为单位的单项竞赛活动,能排列名次的排列名次。2、单项活动按名次得分:第一名得分(班级数+1),第二名得分(班级数-1),第三名得分(班级数-2),第四名得分(班级数-3)——依此类推。3、算出各班所有单项竞赛活动的累积分并排列名次。4、各类竞赛活动按累积分名次量化赋分:第一名赋10分,第二名赋8分,第三名赋7分,第四名赋6分——依此类推。5、各类竞赛活动,如果适合评选安全文明班集体的,要评选安全文明班集体。6、以表格的形式公布每次竞赛后的积分情况。三、奖励办法获得优秀班集体的班级及班主任将受到学校的表彰或奖励。省、市、县级先进班集体或个人,按县局要求分配名额,优秀班主任在优秀班集体中产生。省、市、县级先进班集体没有到期末评选,按县局要求的截止日期进行量化考核。设计方案篇2教学内容:左右教学目标:1、通过有趣的具体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活动中领会左右的意义。2、使学生建立有关上下、前后、左右的的'初步空间念。教学重点:能确定物体上下,左右的位置与顺序,并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教学准备:铅笔、橡皮、尺子、文具盒、转笔刀5样学具。教学方法:情境活动参与。教学过程:一、体验自身的左与右1、大家说说,我们常常用右手做哪些事?2、我们常常用左手做哪些事?3、左、右手是一对好朋友,配合起来力量可大了。你身边还有这样的一对好朋友吗?要求摸着说。4、我们来做一个游戏,听口令做动作。要求:左手摸左耳,右手摸右耳;左手摸右耳,右手摸左耳。学生做,老师评。二、理解左边与右边。出示摆一摆教学图。1、请大家也来摆一摆。2、摆在最左边的是什么?3、摆在最右边的是什么?4、尺子的左边有什么?右边呢?5、有不同的意见呢?演示练习:6、请你们打乱学具摆一摆,说一说。三、体验相对,并加深理解1、我有一个问题想问问大家,我跟大家面对面地站着(举起右手)问:老师举起的是右手吗?2、请你们把右手举起来再判定一下老师举起来的是不是右手。3、与学生同向,证实结论:我们面对面地站着,因为方向相对,举的右手就会刚好相反。4、做游戏:我们一块儿举左手,看谁举得快又对。四、巩固练习。1、练一练各题。2、分析、评议。设计方案篇3教学目标:1、知道学校的名称和自己是一年级几班的学生。2、初步学会大胆地向老师、同学介绍自己的姓名、家庭住址及自己的爱好。3、懂得要尊敬老师、团结同学,培养学生见到老师、同学主动问好的习惯。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