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系统2.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6KB 金币:1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生态系统2.doc

生态系统2.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生态系统教学设计人民教育出版社生物学七年级上册第二章第四节[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说出生态系统的组成;描述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认同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是有限的。2、过程与方法:通过图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通过连食物链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3、情感、态度价值观:让学生认识到保护生态系统、保护生物圈的重要性。[教学重、难点]重点:生物与环境是统一的整体,生态系统中物质和能量是沿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难点:认同生态系统自动调节能力的有限性。[教学过程]创设情境:开场以优美的音乐,带领学生进入绿色的树林世界,让学生聆听优美的旋律,并把自己比做一只正穿梭于森林中的小鸟,以此展开无限的遐想,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同学之间进行交流)。这时一张蜘蛛网挡住了去路—你是否想过在这一望无际的森林中,各种生物之间以及生物与非生物之间,就像一张无形的网“牵一发而动全身”这就是“生命之网”,也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以此激发学生的兴趣,在诗情画意中导入新课。探究新知:一、生态系统的组成:1、生态系统: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叫做生态系统。(师出示图片,展示各种生态系统的逼真画面,如:一片农田、一片草原、一个湖泊等,让学生通过观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生态系统的概念并举身边的实例。教师进行强调和激励性点评。)生态系统的组成:植物(生产者)生物部分动物(消费者)生态系统细菌、真菌(分解者)非生物部分——阳光、空气水等1、师出示教材23页的图片让学生进行资料分析,提出讨论题目:A、昆虫、啄木鸟、树之间是什么关系?B、腐烂的树桩最终会消失吗?C、在生态系统中,植物、动物和真菌分别扮演着什么角色?生由学习小组合作学习,分析讨论,归纳其组成及它们各自所起的作用。2、师进一步设问:人在其中扮演什么角色?如果没有分解者,自然界会出现什么局面?(启发学生积极思考、主动探究、合作学习。)3、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的关系:相互依存的关系师出示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三者之间的关系图,生讨论得出三者之间的关系,并举出身边的实例。二、食物链和食物网1、食物链: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关系,主要是吃与被吃的关系,这样就形成了食物链。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合作,用箭头连出教材25页图中动物之间的吃与被吃的关系,并提醒学生注意:食物链从生产者开始连到最后;箭头指向取食者。各组交流展示合作的结果,小组先进行互评,教师进行鼓励性评价。2、食物网:一个生态系统中,往往有很多条食物链,它们彼此交错连接,形成了食物网。展示上述生物之间的食物链,师提出问题:A、食物链有多少条?它们是互不相关的吗?B、假如蛇的数量大量减少,其他生物的数量有变化吗?生数食物链小组讨论这些生物之间的数量的变化关系,由此引出食物网的概念,教师再此基础上使学生明确:在这生物网中“牵一发而动全身”一种生物数量的变化会影响其他生物的数量。)三、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1、在一般情况下生物数量的变化有什么规律?以食物链:草→兔→猫头鹰为例学生展开讨论。师生一起归纳出:生物的数量处于动态变化之中,但在一般情况下,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是相对稳定的。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但这种调节能力是有限度的。2、生做教材26页资料分析,由此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让学生认识到保护生态系统、保护生物圈的重要性,培养他们良好的环保意识。实践应用:1、生物实验室中的水族箱里生活着水生植物、动物,还有其他小生物。这样的水族箱能否看作一个生态系统?为什么?2、有些人爱吃蛙肉,为此便有人大量捕捉野生青蛙,这种做法会产生怎样的后果?回顾反思:让学生理清思路,归纳出本节所学的主要内容。师指出:生态系统是生物生存的基本环境,生态系统是由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以及各种非生物因素组成。生物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相互作用形成一个整体并维持相对的稳定,即生态平衡。人类也是其中的一员,人类的各种活动必须尊重生态系统这一规律,树立维持生态平衡的观点。拓展探究:砍伐一棵大树仅需几分钟,而栽种一棵小树直至长成一棵参天大树则需几年,“破坏环境是眨眼之间的事情,而恢复生态环境要付出艰辛的努力”我们再也不能破坏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了。如果你是一位环保工作者应如何倡议大家来保护生态环境呢?写下来下节课在班级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