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致敬袁隆平爷爷的作文【推荐8篇】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致敬袁隆平爷爷的作文8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第一篇:致敬袁隆平爷爷的作文国士无双2021年的五月,是波折的,残忍的,不平凡的,他带来了地震带走了数条生命,带来了520的美好却带走了袁隆平爷爷。袁隆平,一位从小就在课本上如神一样存在的伟人,用一己之力承担起全国粮食问题,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他说“我最大的愿望就是,这个饭碗要牢牢地掌握在我们中国人自己手上”如今中国人能吃饱了,他却走了。他不是神,却如神一般的存在,他只是一个普通人,可他的功勋伟绩永不磨灭在每个中国人的心中。5、22这位老人离开了我们,恍惚记得早上听到这个消息,那是满脸的诧异与震惊,一刹那就是满屏朋友圈的缅怀紧接着的就是满屏的辟谣和对媒体的谩骂,辟谣那时心中无限欢喜,袁爷爷只是为了让大家安心吃个午饭吧,午后他还是永远的离开了。谁说人类的悲喜并不相通,在一些时刻,中国人是团结的。人们自发送别袁爷爷,灵车所到之处停车鸣笛送别,万人空巷告别瞻仰,场面浩大动人心魄。他值得。他的一辈子都投身在杂交水稻的研究中,哪怕在离开前的两个月,依旧身先士卒在稻田里投身研究,脑海里仿佛就浮现这位耄耋老人的佝偻背影。中国人的一口饭,袁隆平的一辈子,生病住院是因为在稻田里搞研究摔倒,意识尚存的最后一刻,记挂的还是田里的稻子。他的童年是颠沛流离的,头顶是日本人的飞机,身边是逃荒的人群,大地满目疮痍,他知道吃不饱饭有多难受,他却希望让所有人吃饱穿暖,他日日面朝黄土背朝天,夜夜攻坚克难做研究,换来不断突破的数字,挽回无数被饥饿折磨的生命,拯救了无数挣扎于贫困的农民,他始终记得自己经历过的灾难,倾注一生解决粮食问题。这位老人是和蔼的、可爱的、可敬的,他也有一个有趣的灵魂,不服老不服输。他的一辈子不是用三言两语能讲述的,即使未曾与他谋面却深受其恩,心中与他分为亲近。不能亲自送别,却也希望用自己的方式慰藉。禾下乘凉梦,仓满无饥荒。送别袁爷爷,您才是真的国士无双。第二篇:致敬袁隆平爷爷的作文在2021年5月22日,被誉为“中国杂交水稻之父”的袁隆平夜夜在那天下午13:07逝世,当我听到这个悲痛的消息时候,心里很悲痛“又一个巨星逝世了。”被誉为“中国杂交水稻之父”的袁隆平爷爷在一天他在试验田选种的时候,意外的发现一颗地地道道的天然杂交水稻深受启发,从此袁隆平爷爷走上杂交水稻科研之路。袁爷爷有一种精神“永不满足”精神。他已经做到了每亩600公顷,可他还是觉得不满足,向着更高处前进,达到了每亩900公斤,可袁爷爷还是觉得不满足,再一次向着高处前进。连一位90多岁的老爷爷都这么执着拼命,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执着不拼命的学习呢?所以我们失去了您,那么我们更要成为您。我们要认真的学习好好的拿住杨龙平爷爷传给我们的接力棒,继续拿着它向前冲,向更高冲,向祖国好好的奉献自己的一生。在袁隆平爷爷逝世的那天下午,看到新闻的我悲痛欲绝,心里一直在想。在梦里有个人戴着草帽背对着我,然后越来越远越来越远……致敬袁隆平爷爷,那个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我们要向袁隆平爷爷学习。致敬袁老……第三篇:致敬袁隆平爷爷的作文中国,一个有着五千年历史文化的古老国度。在如河的岁月中,有非常多的爱国英雄。他们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爱着祖国。有一个人他就是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我心中思潮起伏,深受鼓舞。袁隆平在小时候就萌发了他长大要当一名农业学家的念头,而他也为这个梦想而努力着。在那个痛苦的时候,祖国母亲备受战乱之苦,亲眼目睹了饿殍满地的惨景,袁隆平患者自己童年的理想,他几十年如一日耕耘在水稻研究的第一线。有一次,袁隆平培植水稻的地方地震了。明明他可以去安全的地方居住,但是他放弃了宝贵的机会。依旧在已变成了废墟的房子旁盖草棚,住了下来,他要看着芽长大。袁隆平几经风雨,几经考验,终于以响当当地事实证明:中国人不但有能力养活中国人,而且,还可以昂住世界人民解决“吃饭”问题。他说:“我就是一位知识农民,我的根在中国。”“袁隆平”这个名字已深深烙在我的心中,他救活了十三亿中国人民。我有许多的梦想:画家,书法家,外交家,我从小就一直为了这些目标而奋斗着。有人说:“人的梦想可以有许多,但实现一个就够了!”但是我不这么认为,我觉得,所有的梦想都实现了,人生才会更加丰富多彩。人需要梦想,因为有了梦想,人生才有动力,才有希望。因为有了实现梦想的过程,生活才会变得充实而充满意义!第四篇:致敬袁隆平爷爷的作文国之栋梁袁老千古王一菲“共和国勋章”获得者,全国劳动模范,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袁隆平因病于2021年5月22日13时07分在长沙逝世,享年91岁。听到这个消息,我一时还没反应过来,过了一会儿,才慢慢明白过来,袁隆平爷爷去世了,那个一生致力于培育杂交水稻,不断突破水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