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中小学数学教学设计(5篇)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文呢?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优秀的范文该怎么写,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中小学数学教学设计篇一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方法;培养学生类推迁移的能力和口算的能力过程与方法:使学生经历笔算乘法计算的全过程,掌握算理和计算的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认真计算的良好学习习惯重点: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难点:使学生能正确、熟练地计算教学过程:一、目标导学:1、口算:152×2=12×80=800×11=125×8=45×10=师:你是怎样想的?2、笔算:18×15=45×12=(1)学生独立完成,指名2生上台板演校对。(2)说一说:怎样算?列竖式时要注意什么?3、师小结:看来同学们对以前学习过的乘法的口算,估算和笔算,掌握得非常好,这节课,我们就来进一步分析有关乘法的知识。板书课题:笔算乘法4、关于这节课,你有什么想知道的?(质疑)5、出示学习目标。二、精讲点拨:(一)、出示例1。1、问:你了解到那些信息?说一说这题如何列式?这是一道什么样的乘法算式?独立列式:145×12=12×145=板书课题补充;三位数乘两位数2、估算结果。师:同学们列出了算式,那结果是多少呢?①先请大家估计一下,并把你估计的写下来。②与同桌交流。③展示、交流估算方法。3、尝试算出145×12的结果①生独立尝试练习。②指生汇报,师板书。老师让生重点汇报笔算方法,并让学生说一说计算过程。应说以下几点:(1)先算什么;(2)再算什么,积的书写位置怎样;(3)最后算什么。③请大家仔细观察竖式,你能说出290表示什么?(板书:145和2的积)这里的145表示什么?5为什么要和十位对齐?(板书:145和10的积)1740呢?(板书:145和12的积)④同桌互相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计算的过程。4、师小结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同时提醒学生书写要工整,数位要对齐,计算要仔细。三、反馈延伸:1、完成做一做:134×12=176×47=425×36=237×82=生独立完成后,指名说说计算过程。2、下面的计算对?把不对的改正过来(数学书p51—7)师:谁来说说,在计算中,我们该注意什么?有什么话要提醒同学?谁还有不明白的地方?(此处质疑)四、课堂总结1、谈收获:今天你都学会了什么?有什么收获和大家共同分享?2、你还有什么困惑,需要大家来帮你解决的?(质疑)中小学数学教学设计篇二第八单元加法和减法一、单元教材简析:本单元主要教学1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认识了10以内的数,并初步掌握10以内数的分与合的基础上教学的。这部分内容也是以后学习加、减法计算和解决加、减实际问题最基础的知识。教材把这部分内容分5段安排:得数在5以内的加法与相应的减法(包括有关0的加减法);得数是6、7的加法与相应的减法;得数是8、9的加法与相应的减法;得数是10的加法与相应的减法;10以内的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单元后面还安排了复习,帮助学生系统整理本单元的学习内容,进一步提高学生10以内加法和减法的计算能力。最后,结合本单元的内容和前面学习的一些知识,以丰收的果园为素材安排了实践活动。二、单元教学要求:1.使学生结合具体情境初步体会加法和减法的含义,并能用加法和减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能正确计算得数在10以内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初步学会估计得数的大小;能正确计算10以内的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2.使学生经历联系实际探索、交流计算方法的过程,进一步体会分与合的思想;初步学会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解决简单实际问题,能简单说明自己思考问题的过程;培养初步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推理能力;初步体会简单的函数思想。3.使学生初步感受生活中有很多计算问题,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进一步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初步具有认真计算以及发现错误及时改正的良好习惯。三、单元教学关键:理解加法和减法的含义并正确计算得数在10以内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四、单元教学重点:理解加法和减法的含义并正确计算得数在10以内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五、单元教学难点:理解加法和减法的含义,正确熟练地计算10以内的加减法。六、单元教学课时安排:1.得数在5以内的加法与相应的减法4课时2.得数是6、7的加法与相应的减法3课时3.得数是8、9的加法与相应的减法3课时4.得数是10的加法与相应的减法5课时5.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3课时6.复习2课时7.实践活动:丰收的果园1课时中小学数学教学设计篇三小学数学教学设计模板一、教材分析。()是人民教育出版社教材小学数学()年级()页的内容。这部分教学内容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