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一,决定考研之前的那些纠结等等问题就不赘述了,从决定考研和考哪个学校开始,是真正的决定。在这儿我得说一下,在我决定考研的日子里,没有准备公务员没有去参加一场招聘会甚至没有一份完整的简历……有些人什么都插了一杠子,当然我们排除那些很强的人,但是大多数人,我们的精力和时间是绝对有限的,当你想要得到其他的东西的时候,就必然会失去另外一些,甚至是已经到手的。二,计划,这是一个非常重要非常重要的环节。前几天翻出来考研的那些东西看到自己秘密麻麻的计划,我小小的感动了一下。比如说,我是08年底决定要考研,所以期末考试那会儿去听了一些辅导班的讲座,这段时间对于现在在准备考研的同学来说已经过去很久了,但是我觉得辅导班可以不报,不过最好听一下,对于当时什么都不懂得我来说,他们在开始之初确实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之后就是另外一码事了。如果当时没有听,那么之后也最好能去听一场考研全程的策划班那种,这一般都是免费的,他们为了招生。然后就是那段时间多多关注上一届要参加考研的那些人,我当时有几个比较好的师兄师姐,遇到他们的时候我就拼命的鼓励,他们也毫不吝啬的告诉我很多感受,受益匪浅。提前的感受往往是很重要的,到了09年十二月的时候,我真正理解了当时的他们。有了最初的了解,因为他们都说寒假很重要嘛,但其实寒假我们真正能做的并没有多少,我只是记了下单词,效果并不好,真正的开始是09年3月开学。其实这时候没有定下来考哪个学校,专业是已经定好了。当时很多师兄师姐去复试,我比较关注他们,特意咨询了好几个人,当然后来他们对我真的帮助很大。还有就是在网上关注别人的经验分享,当时下载了很多,乱七八糟的,可是一点一滴的东西让我少走了弯路。考研虽然到最后是一个人的战斗,可是开始时一定要从吸取经验教训开始,做一个有心的人,不会吃亏的。在评估了自己的那些时间和精力以及能力之后,在搜索了自己所有的关系寻找到愿意提供帮忙的一些人之后,最终的决定是川大现当代文学。然后我就从网上费了些劲找到了一个直到现在仍然对我帮助很大的师姐和师兄,素未相识但是对我非常好,复试的时候只见到了师兄,师姐太忙了所以没有见。还有一直鼓励我的一位老师,她像对自己的妹妹一样,以至于后来我想如果我考不上的话最对不起的可能就是她了。再就是一个同学的同学,他基本上和我经历了考研全程,太感谢了,就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好了。其实在这一年多我最大的感受也是遇到了太多的好人,像我们的博主等等等等。身边的人说我是上辈子修来的福,我觉得更多的是将心比心,同时我也要提醒那些需要别人帮助的同学,一定要有礼貌,一定要客气,一定要感谢,别人没有什么义务帮我们,即使是小小的一个回复。而他们做到了,我们就一定要感恩。本来要说计划的,又顺带说了上面这些。我是先把自己所有的时间分成了几大块,然后再细分,一个月,一周,三天,一天……最后是每天都要计划的。计划用不了多少时间,但是它的作用真的很大,计划定好了并不是说就一定要完全遵照,因为中间还会有许多别的事情,所以适时调整也很重要。比如暑假本来很重要的,可是因为我那时候生病了,因此耽搁了不少,这就需要后来补上了,幸好的是暑假前我做的还好,因而没有损失过大。专业课、英语还有政治,我把它们成为三座大山,那时候每天醒来都是压在三座大山底下的,呵呵。每座都要有专门的计划,比如专业课要看几遍,哪个月看哪遍,笔记怎么做,英语单词要多少遍,真题要多少遍等等的问题。我说一下我是怎么做的吧。专业课:中国文学、现代、当代、文学理论在暑假前全部过了第一遍,有的过了可能两遍吧,有详细的笔记和基本的总结。暑假时第二遍也就是所有的又总结了一下。暑假之后就是按月和周来的,最后就不怎么看书了,更多的是笔记,熟悉的科目也稍稍放了一下。我们这种专业,专业课一定要考高分,否则什么都难说。因为有一位师姐跟我说过一个令人震惊的数目,十遍以上,所以我基本是按照这个目标来的,专业课十遍。虽然分数没有多高,可如果没有这些那分数不知道会有多低了。英语:暑假前记单词,做了一本阅读,是一位师姐送给我的,周剑编的。暑假开始的真题,后来好像真题过了四五遍吧。还做了一本石春祯的阅读,没有做完。模拟题只做了五套吧。不过我买了乱起八糟很多书,什么长难句、作文等,反正有零碎的时间就会看。英语是细水长流,每天都不能间断。有一个想分享的是,我每天都会读真题的阅读和翻译,大声的读,因为喜欢读,所以我觉得效果不错。政治,这个我比较失败,上了辅导班,看了很多书,下了很多资料,做了很多题,可是分数很低。后来我们都一致认为,给政治的时间一定要少,只要重视一下就可以了,因为这个太说不准了。此外,对于文学评论,我们老师当时推荐我读一本杂志《名作欣赏》,我也强烈的推荐给各位要考这门课的同学。我是每周找半天去图书馆看评论杂志和那些评论的教材,最后看完了我们学校所藏的所有《名作欣赏》,帮助很大。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