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政治期末考试 政治复习.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1KB 金币:14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研究生政治期末考试 政治复习.doc

研究生政治期末考试政治复习.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4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中国经济1.中国收入分配制度存在的问题:1)收入差距不断扩大。一是垄断性行业的收入分配同市场脱节,表现为关键岗位或工种的职工收入低于劳动力市场价位,普通岗位或工种的职工收入却高于劳动力市场价位。二是保险福利制度改革对收入差距扩大的影响,2)分配不公。分配不公在行政机关和事业单位也很严重,表现为工资分配上的平均主义。3)分配秩序比较混乱。国有单位的分配失控,是造成分配秩序混乱的根源,主要表现为分配规则的混乱、无序,资金渠道过多、过滥。4)分配格局不合理。由于收入差距扩大,城乡居民的收入分层很明显,分配格局就像一个“倒三角形”。这样的分配格局对保持社会稳定是极为不利的。2.应对的政策措施:要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坚持各种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公平,合理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加大收入分配调节力度,使全体人民享受到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果。要通过改革完善收入分配制度,进一步理顺分配关系,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有效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努力缓解地区之间和部分社会成员收入差距扩大的趋势。3.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党的建设1为什么坚持中国共产党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党的这种领导地位,是在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长期实践中形成的,是历史的必然选择。在我们这样一个多民族的发展中的大国,要把12亿多人的力量凝聚起来,向着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目标前进,必须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只有坚持党的领导,才能保证中国现代化的社会主义方向,找到符合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规律的正确道路,制定合乎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所需要的路线、方针、政策,凝聚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强大力量。2为什么改善坚持党的领导,是以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为保证的,党在长期的革命斗争和经济建设中建立起来的领导地位和威信,靠的就是我党能够根据历史条件的变化不断的改进领导方式,适应新形势的要求。我们党现在所处的国内外环境发生着重大变化,我们在前进的道路上,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各种困难和风险的考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越是向前发展,我们面临的任务就越艰巨,需要解决的矛盾和问题也越复杂,要保证我们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始终成为全国人民的主心骨,始终成为坚强的领导核心,就必须改善党的领导,不断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3怎样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在全党担负着领导人民实现2020年建成小康社会、推进现代化建设的新形势新任务面前,十八大提出“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并就党的建设的目标、总体布局和具体工作思路作出一系列新部署,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第一、党必须集中精力领导经济建设,围绕经济建设开展工作;第二、党必须实行民主的、科学的决策,制定和执行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第三、党必须坚持健全和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第四、党必须加强和改善对工会、共青团、妇联和其他社会团体的领导,充分发挥它们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第五、党必须广泛联系和团结各阶层群众,共同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而奋斗;第六、党必须坚持党要管党和从严治党,努力完成党的建设所面临的各项任务。苏联的发展演变苏联的发展过程苏联的建立一战的战争进程使得俄国国内的阶级矛盾和社会矛盾不断激化,革命形势日益成熟。1917年2月,爆发了俄国“二月革命”,推翻了封建统治王朝,但是政权并没有完全在无产阶级手里,于是在1917年10月,列宁领导了“十月革命”,建立起了全国范围的苏维埃政权。十月革命具有划时代的历史意义。一是它把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革命的理论变成了现实;二是它提升了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水平;三是它冲破了世界帝国主义阵营,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资产阶级的统治;四是鼓舞和推动了落后国家,特别是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五是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对社会主义的探索此阶段俄共展开了对社会主义的“直接过渡”的实践。主要包括:1,实行“计算和监督”,即工人可以对国家机关和企业的生产和分配过程进行监督,对企业的生产和经营的账目进行计算。2,进行国有化。3,实行国家资本主义。在国内战争时期,苏联实行了战时共产主义。苏联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以重工业为基础的,建立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农业集体化,这些促进了斯大林社会主义模式的形成,推动了苏联社会主义的建设。经过两个五年计划的发展,苏联消灭了城乡资本主义经济,建立了社会主义公有制。1936年宪法用法律的形式把斯大林模式的地位确立下来,总结斯大林模式,其最基本的特征就是国家至上和高度集中,国家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发挥着第一位的作用,而国家的全力高度集中在少数人手中,最后为斯大林一人所控制。苏联模式有以下特征:其一,高度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