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教学目的:要求学生掌握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及两种政策的组合与效果。5.1财政政策Fiscalpolicy某年美国联邦政府预算(亿美元)一、自动稳定器AutomaticStablizerP374自动稳定器又称内在稳定器,指的是国家财政预算中根据经济状况而自动发生变化的收入和支出项目,以发挥稳定宏观经济的功能。这种稳定功能的发挥主要通过以下途径来进行:1、税收的自动变化2、政府转移支付的自动变化3、农产品价格的变化二、权衡性财政政策又称为凯恩斯主义财政政策。原则是要“逆经济波动的风向行事”,即总需求过大时,通过政策实施压缩总需求;总需求过小时,通过政策实施扩大总需求。(一)政策手段1、改变政府购买水平2、改变政府转移支付水平3、改变税率小结:总需求过大(甚至通胀)时,紧缩性政策:增收减支;总需求过小(甚至失业、萧条)时,扩张性政策:增支减收。我国的积极财政政策我国的积极财政政策(二)财政赤字与财政盈余在总需求过小时,政府采取扩张性财政政策,产生财政赤字;在总需求过大时,政府采取紧缩性财政策,产生财政盈余。现代经济学认为,不能机械地用传统的年度平衡预算原则来对待和处理财政赤字与财政盈余,且应对一定时期和一定规模内的赤字与盈余持容忍态度。政府弥补财政赤字的途径有:(1)出售政府资产;(2)增发货币;(3)债务融资。评估财政赤字的指标警戒线:财政赤字率;债务依存度近些年的国债发行情况(三)政策局限性从财政收入政策来看:(1)增税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而且是一个敏感的社会问题甚至政治问题,会遇到很大阻力。(2)经济衰退时期的减税不一定能导致公众增加消费和投资。(3)税率和税收的变动一般要经过复杂的批准程序,可能会错过政策实施的最佳时机。从财政支出政策来看:(1)政府如要减少转移支付,将会面临社会公众的强大压力而使政策变形。(2)政府增加转移支付也不一定能使公众增加消费。(3)政府如要减少对大公司产品的购买,也将面临大公司强大的宣传、公关和游说活动的考验。三、供给学派的财政政策(略过)20世纪70年代美国出现的经济学流派。供给学派财政政策的主要内容为:1、降低税率、减少税收供给学派认为高税率实际上导致政府的税收总额减少。如图7-1所示。2、削减政府转移支付货币政策指的是中央银行通过控制货币供应量来调节利率进而影响投资和整个经济以达到一定经济目标的经济政策。货币供给量M2包括?和货币供给量有关的金融机构是?一、货币政策工具P380-382(一)公开市场业务公开市场业务指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上公开买卖政府债券,以控制货币供给和利率的政策行为。若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上买入政府债券,会导致基础货币增加,并引起货币供给量成倍增加,促使市场均衡利率下降,间接促进消费和投资扩张;反之,则使市场利率提高,抑制消费和投资。2004年公开市场业务操作(二)再贴现率再贴现率是指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的放款利率。或者说是商业银行向中央银行借款时支付的利率。若中央银行降低再贴现率,导致货币供给增加。反之,提高再贴现率,则会减少货币供给。(三)法定准备金率若中行降低法定准备金率,会导致货币供给的增加。反之,中央银行如果提高法定准备金率,则会导致货币供给的减少。小结:扩张性货币政策:即降低两率,购买国债。指通过增加货币供给、降低利率,以刺激总需求的政策,一般在总需求较小时采用。紧缩性货币政策:即提高两率,出售国债。指通过减少货币供给、提高利率,以压缩总需求的政策,一般在总需求较大或通胀期间采用。除了三大政策工具之外,道义劝告:指中央银行以口头或书面等方式,劝告商业银行扩大或收缩贷款。如:我国1996年以来的货币政策格林斯潘与上世纪90年代美国的经济繁荣存款准备金率历次调整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二、货币政策的局限性(结合P385)1、经济衰退时期,尽管中央银行采取扩张性货币政策,商业银行通常不愿扩大放贷。2、经济衰退时期,尽管中央银行采取扩张性货币政策,企业通常也不愿多向银行借款。3、通胀时期,尽管中央银行采取紧缩性货币政策,企业仍愿增加借款,商业银行也愿扩大贷款。4、货币政策有较强的时滞性,即政策实施后往往要间隔较长时期才能产生实质性效果。5、金融创新降低了货币管理当局对货币的控制力,使货币政策的效果受到了冲击。共同点是:两者都是调节总需求,调节国民收入以达到宏观经济发展的目标。(也都有扩张性、紧缩性政策之分)不同点是:作用的过程不同。*财政政策直接影响总需求的规模,这种直接作用没有任何中间变量的;*而货币政策还要通过利率的变动来对总需求发生影响,是间接地发挥作用。一、两种政策组合的方式P387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组合方式大致有:1、扩张性财政政策与扩张性货币政策相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