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自行选择小学数学一个课题(一节课长度),设计一个教学简案,包括教学目标的编制、教学目标的分解和问题化、教学问题的活动化。答:《20以内数的加减计算》教学目标:通过数教具的塑料圆盘片、三角形盘片,数卡等掌握20以内的数的加减计算;通过数数、尝试计算、检验了解20以内数的加减的相关问题。教学重点:探索“数数游戏”中,数的加减与结果数之间的关系,并能解决简单的问题。教学难点:通过数数、尝试计算、检验了解20以内数的加减的相关问题,并解决简单的问题。教具学具:三角盘、小圆盘、数卡等。教学过程:认识数数。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数数游戏”(板书课题)。问:你发现我的左手和右手,手上分别拿着多少个小圆盘?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小组交流。师生共同小结:左右手小圆盘的个数相加,其结果写在黑板上。虽然这是学生第一次接触20以内的加减数,但在课的开始我充分相信学生的能力,要求学生独立寻找加减算数的特点,并在此基础上把自己找到的小秘密在小组中进行交流,最后师生共同小结出加减数的基本特点。2、反馈练习。师:在黑板上写上()+()=12;()-()=3;3、同桌合作数自己手上的数卡和圆盘学生在“数的过程中”的过程中进一步巩固了加减数的特点,真正做到在玩中学,在学中玩。建议各位教师在这个环节中多给学生“玩”的时间。二、探究数数。1、变式练习。师:在这个括号怎样填?为什么?学生独立审题,并在三角盘上动手摆一摆。你有什么好方法?(5+?=1111-5=?)2、数代替圆片。在刚才题目基础上,把小圆片改成数,要求学生独立完成书上的练习,小组核对。小结:通过想加减法,就可以很快算出结果。这个环节不仅练习的难度有所增加,而且数数也从小圆片过渡到数。学生通过这层的练习解决了较难的、抽象的加、减、补的题目,因此设计时我更注重引导学生说出思考过程,而不只是求出答案。3、巩固练习。独立完成书上的第4至第6题。有困难的学生可以用小圆片和三角盘动手操作辅助完成。拓展练习。()+11=15;12-()=3;5+()=11;12-()=4;13+()=20;8-5=();19-1=();18-()=3;14-()=6;7-4=();12+()=12;10-()=3;小组合作,括号部分分别填几?你们是怎样想的?如果学生在练习时有困难,教师可给予提示:(1)猜想可以填的数。(2)把猜想的数放到三角数图,并验证。(3)如不符合可以进行适当地调整。四、总结。师:今天你们有什么收获?学到了什么本领?课后的总结不一定是老师,学生同样可以完成这个环节。也许他们会因为年龄小而在总结中出现很多遗漏或错误,但我们可以通过多请几位同学进行补充,教师自己也可给予指导等方式进行完善。这样学生的能力才会不断有所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