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教案用户(必看)编辑最新整理.docx
上传人:梅雪****67 上传时间:2024-09-14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23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幼儿园大班教案用户(必看)编辑最新整理.docx

幼儿园大班教案_191.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2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幼儿园大班教案幼儿园大班教案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总归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幼儿园大班教案10篇,欢迎大家分享。幼儿园大班教案篇1目标:1、欣赏散文诗优美意境,感受小雨滴顽皮的快乐。2、能大胆讲述自己的感受,结合生活经验创编。过程:一、欣赏散文诗1、现在是什么季节?2、我喜欢春天的风,轻轻的,柔柔的。你喜欢春天的什么?3、春天怎么样?4、听春天里还有什么?5、它会到哪里,会发生什么有趣的事呢?6、小雨滴到了哪里?7、到了草里,是怎么做朋友的?8、怎么到小花上的,还会去哪里?9、师念散文诗10、小雨滴都到了哪些地方?11、沙滩上走上去有什么感觉?12、还到了哪些地方?13、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小雨滴?14、什么地方觉得它很顽皮?做什么顽皮的事情很有趣?二、创编1、小雨滴还会到哪里?还会做哪些有趣的事情,和好朋友说说。2、幼儿讲述自己的想法。3、你们喜欢小雨滴吗?不仅你们喜欢,小花、小草等都喜欢,这是为什么?三、师总结。活动反思:大自然奇趣盎然。蓝天白云,风霜雨雪,日出日落,一切都使孩子们感到新奇。在本次活动中我选择的是大班散文诗《顽皮的小雨滴》。活动中,主要是让孩子感受散文中的优美语句,体验散文的优美意境,让幼儿想象创编,使之体验自由表达和创造的快乐。为了实现活动目标,这节课我采用了多媒体教学法、提问谈话法、讨论法、情景教学法等来进行教学。根据“循序渐进、层层深入”的教学原则,我采用“视听结合——整体感知;启发引导——分段理解;创设情境——大胆创编”的学法,让幼儿说说、看看、想想,从而让幼儿获得知识,达到教学目标。活动一开始,我把幼儿带入预设的一个大自然的场景中,幼儿仿佛置身于美丽的大自然。再通过听雨声,让幼儿说说雨是什么样子的,由幼儿自由交谈,在这个环节中,贯彻了《纲要》对语言活动的要求,为幼儿创设了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幼儿的思维是形象性思维,因此直观具体的'情境感知更能引起幼儿的兴趣。我们知道,散文诗所承载的很多信息,不是靠老师直接告诉幼儿或理性的讲解,而是要让幼儿在情境中去倾听、感受、体会。因此我创设了一个有音乐、有画面、有朗诵的动感情境,把幼儿带入散文的意境中,通过课件中一个画面一个画面的切换,以开放式、启发式的提问,引导幼儿把观察到的小雨滴的顽皮形象用语言表现出来,从而理解动词:跳、落、挤、滚、溅、躲等。再通过老师的配乐诗朗诵,激发幼儿朗诵诗歌的愿望,通过提问:你喜欢诗歌中的哪一句,为什么?使幼儿更深入的理解散文,感受散文中优美的语句,体验散文的优美意境。为了鼓励每个孩子都能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我安排了续编这一环节,在看课件的画面续编后,我和幼儿一起戴上头饰,把自己想象成小雨滴,到布置好的大自然的场景中去看看,让幼儿去感受大自然的美,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并用语言表述出来,为幼儿创设了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让孩子想说、敢说、喜欢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我和孩子们一起扮演小雨滴,深入到孩子们中间,和他们交流。耐心倾听,努力理解他们的想法,并对他们进行指导帮助,建立一种积极主动的生生互动,师生互动,达到了在快乐中学习的目的。纵观整个活动,各环节紧密相连,互相渗透。充分体现了“以幼儿为主体”的教育理念,所有环节都是围绕“小雨滴”来进行,源于大自然又借鉴于生活,有效贯彻了《纲要》的理念。但是,由于是借班教学,对班上孩子情况不熟悉,对班上孩子已有经验不了解,所以在刚才的教学活动中也有许多把握不够的地方,比如,幼儿在学习的过程中,积极性不是很高,幼儿对散文诗的理解还不够透彻,在创编过程中,幼儿对所学动词的运用还不熟练,我在引导幼儿进行创编时,引导语还不够精准、到位。如果在诗朗诵环节,加上一些情节会更好。最后这一环节,幼儿的头饰作用不是很大,如果把头饰改成小雨滴,请幼儿直接把小雨滴送到相应创设的大自然的图片中,并用好听的句子说出来,效果会更好。幼儿园大班教案篇2气系列活动一:找空气一、活动目标:1、通过实验,使幼儿初步知道新鲜的空气是没有形状、颜色和气味的。2、通过动手操作,知道空气充满我们的空间,空气无所不在。二、活动准备:塑料袋、三、教学活动:1、回忆故事《空气空气你在哪儿?》2、出示塑料袋塑料袋里有什么?抖动一下,把口捏住,有什么变化?3、请幼儿拿塑料袋,到自己想去的地方找空气.------证明:我们周围到处都充满了空气.四、空气系列活动二:测定空气的存在一、活动目标:1、感受到空气的存在。2、保护孩子的求知欲,发展探索的能力。二、活动准备:气球、打气筒、纸、笔。三、教学活动:1、引导、观察。(1)老师准备1个打气筒(2)对着幼儿的.脸挤出一些空气。让幼儿感觉到空气2、探索:气球里的空气(1)猜想:没有吹气的气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