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和浩特市总体规划纲要》(2009年~2020年)(最终定稿).pdf
上传人:文库****品店 上传时间:2024-09-11 格式:PDF 页数:32 大小:3.6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呼和浩特市总体规划纲要》(2009年~2020年)(最终定稿).pdf

《呼和浩特市总体规划纲要》(2009年~2020年)(最终定稿).pdf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22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呼和浩特市总体规划纲要》(2009年~2020年)(最终定稿)第一篇:《呼和浩特市总体规划纲要》(2009年~2020年)《呼和浩特市总体规划纲要》(2009年~2020年)编制重点一、确定城镇空间结构和发展布局。沿着主要区间交通干道和市域对外交通干道形成“一轴三区”的城镇空间分布格局(一轴:指沿110国道发展的城市群延展轴。协同发展区:指以和林县城关镇、盛乐镇、新店子镇、沙尔沁乡等距离呼和浩特中心城区较近的区域。沿黄河流域能源矿产城镇发展区:指以托县双河镇和清水河县喇嘛湾镇为主的黄河沿岸地区。农牧业城镇发展区:指以清水河县为中心的市域农牧业资源较为丰富的区域。城镇建设以生态、适居为主题,城乡统筹协调发展。武川县作为呼和浩特市的北部生态屏障,生态型城镇的建设将会使可可以力更镇成为呼市北部的生态重镇)。二、确定城乡、产业总体规划布局和定位。打造三个层次的的城镇圈:即中心城区规划建设用地为城市核心区、中心城区规划建设用地与三环路之间为组团式发展区、三环路以外为卫星城区。核心区重点发展现代服务业,进一步完善重要的城乡服务功能,特别要打造各种类型的服务业集聚区,预留总部经济项目空间,进行合理功能布局。组团式发展区以新农村建设为主,同时发展城郊型设施农业和观光农业。卫星城区主要发展新型工业、基础工业和现代农业,努力打造特色鲜明、优势互补、具有循环经济特点、各类设施统筹完善的卫星城区。三、确定城市发展目标和规模。本次规划期限为2010~2020年,是指导本市城乡规划管理,协调城乡空间布局,改善人居环境,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依据。市域城镇体系规划范围为呼和浩特市域行政区,总面积为17224平方公里,城市规划区总面积为2176.7平方公里。2020年全市总人口340万人左右,其中城镇人口288.4万人,城镇化水平82.4%。中心城区人口258万人。中心城区用地规模达到299.8平方公里。人均城市建设用地控制在116平方米以内。四、确定城市的性质和职能定位。城市性质为内蒙古自治区首府和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我国北方沿边重要的开放型中心城市。城市职能定位为商业金融中心、教育科研中心、交通物流枢纽、生态宜居城市、旅游服务基地。五、确定城市空间发展主要方向和总体布局。城市未来空间发展主要方向为:北控、东优、南拓、西联。集中成片,规模发展。北部地区控制建设用地发展,主要作为山前的生态控制地带。优化完善城市东部功能。重点拓展南部、西南部新区(大、小黑河之间)的发展空间,通过金川开发区、金山开发区向西加强与土左旗、包头的联系。城市总体布局上,重点突出呼和浩特市的自然要素特色与历史文化特色,形成“山、水、城、林”融为一体的城市格局。六、构建城市综合交通体系。打造国家级综合交通主枢纽,形成“高速环放射状”的综合交通框架,实现对外交通与城市交通的顺畅衔接,提高城市综合交通系统整体效率。完善公路发展规划、公共交通规划、航空港规划、快速轨道交通发展规划,构建城市快速路和主干路主通道,形成大城市交通网络。七、完善物流业规划。确定“两带两区十心多网点”空间布局结构(“两带”:一是沿京包铁路和高速公路干线,依托东西部两大物流园区和呼运物流信息中心,形成集宁、呼和浩特、包头物流主发展带;二是依托准东铁路、呼准铁路、省道103公路等交通基础设施,发展贯穿鄂尔多斯、准格尔旗、托县的煤焦、化工、电解工业的原料专业物流,形成鄂尔多斯、准格尔、托县重货物流发展带。“两区”:依托两带的物流发展轴线形成白塔、金山两个物流园区。“十心”主要建设10个物流中心:五里营农产品物流中心、呼运物流中心、西南二环物流中心、金川南部工业组团物流中心、呼哈路物流中心、白庙子物流中心、托克托物流中心、和林物流中心、武川物流中心、清水河物流中心。多网点:十个交易市场和多个城乡物流配送网点),建设呼包鄂经济区物流整体协调的中心城市、环渤海经济圈向中西部辐射的物流枢纽城市、国家向北开放重要国际物流结点城市。八、完善旅游业规划。重点打造三个旅游带、九个精品旅游项目(三个旅游带分别是:沿大青山旅游带、历史文化旅游带、沿黄河旅游带。九个精品旅游项目分别是:乌素图生态度假区、敕勒川草原文化旅游区、白石头沟生态旅游区、哈达门高原牧场旅游区、大青山太伟运动休闲度假村、历史文化旅游区、乳都工业旅游区、黄河风情旅游区、大南山旅游区。并且大力发展特色旅游:如节庆会展旅游、红色旅游等)。确立我市跨空间、多层次、多元化的“草原都市”旅游新形象和在自治区旅游产业链条中的龙头地位。九、增强和完善首府区域中心城市的综合服务功能。结合城市功能定位和城市性质,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