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PVC的生产工艺与市场情况概述乙炔路线——煤炭,国内乙烯路线——石油,国外工业盐反应方程式工艺流程图乙烯路线流程示意图反应方程式乙烯路线工艺流程图聚氯乙烯的制备预聚体氯乙烯溶液聚合——单体溶解在一种有机溶剂(如n-丁烷或环己烷)中引发聚合,随着反应的进行聚合物沉淀下来。溶液聚合反应专门用于生产特种氯乙烯与醋酸乙烯共聚物。溶液聚合反应生产的共聚物纯净、均匀,具有独特的溶解性和成膜性。产品工艺原理聚合方法——悬浮聚合单体以液滴状悬浮于水中的聚合,体系主要由单体、引发剂、水和分散剂四组分组成。溶解有引发剂的单体在强烈搅拌下,以小液滴状态悬浮分散于水中进行聚合。在机理上,PVC的聚合度仅仅取决于温度,因此温度的控制十分重要,一般采用夹套冷却的方式,同时引发体系有平缓的聚合速度,聚合釜有良好的传热性能。VCM的转化率取决于反应时间。主要助剂悬浮法生产流程图PVC市场情况世界PVC产能、产量情况中国PVC发展历史中国PVC的消费构成比例中国聚氯乙烯产能情况中国聚氯乙烯进出口情况分析影响聚氯乙烯市场的各项因素聚氯乙烯产业发展展望中国PVC发展历史实验研究阶段(1953—1957年)PVC是中国开发较早的热塑性塑料品种,早在1953年就开始了实验研究。1955年在锦西化工厂中间试验工场进行100吨/年中间试验。开始兴建并推广阶段(1958—70年代末期)1957年,原化工部北京有机化工设计院进行设计,1958年锦西化工厂3000吨/年工业装置建成投产,随后又扩建为6000吨/年规模。首次从国外引进PVC生产技术的是北京化工二厂1977年投产的8万吨/年乙烯氧氯化制氯乙烯装置。飞速发展阶段(80年代中期以后至今)本阶段是引进技术阶段,PVC树脂在产品质量和品种上都有很大的飞跃。最高峰时PVC树脂企业达到百余家,产能在20万吨左右的企业比比皆是。截至2010年年底国内PVC树脂产能达到2000万吨,成为世界第一大生产国和第一大消费国。中国PVC的消费构成比例制品名称中国聚氯乙烯产能情况中国聚氯乙烯行业产量情况2008年中国聚氯乙烯产量区域分布情况2008年中国聚氯乙烯产能省份分布单位:万吨中国聚氯乙烯消费省份分布单位:万吨中国聚氯乙烯产能前十名企业单位:万吨中国聚氯乙烯进出口情况分析从上表数据可以看出,随着国内聚氯乙烯装置能力的不断提升,以及反倾销等因素对进口聚氯乙烯数量形成的抑制,自2004年开始,进口聚氯乙烯纯粉的数量稳步下行,出口数量快速增多。受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上升、全球市场需求萎缩和低出口退税政策的共同影响,2008年中国出口聚氯乙烯数量同比快速下滑15.7%。另一方面,原油价格迅速下滑,国内外聚氯乙烯能源成本优势对比发生逆转,直接刺激2008年EDC产品的进口数量激增。2008年中国进口PVC纯粉货源地分析2003-2008年进口聚氯乙烯纯粉价格走势2008年,中国进口VCM总量中,66.7%来自于日本,24%左右的量来自于中国台湾,另有9%左右来自于韩国。可以说,日本、中国台湾和韩国是中国进口VCM最主要的货源地。同时,2008年,中国进口EDC总量中,36%左右来自于美国,24%左右来自于中国台湾,另有来自日本和中东(沙特)的EDC合计占进口EDC总量的22%左右。其中,虽然日本本国直接对华出口EDC数量较少,但是日本国内商社控制着中国从北美、中东进口EDC的主要渠道。综上,中国进口聚氯乙烯,以及上游原料EDC和VCM的市场、价格受东北亚,特别受日本等国贸易商的影响和制约较大。出口分析2003-2008年出口聚氯乙烯纯粉价格走势进口影响聚氯乙烯市场的各项因素聚氯乙烯产业发展展望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