砖混结构设计详解.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4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5KB 金币:1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砖混结构设计详解.doc

砖混结构设计详解.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砖混结构设计详解1.结构设计说明主要是设计依据,抗震等级,人防等级,地基情况及承载力,防潮做法,活荷载值,材料等级,施工中的注意事项,选用详图,通用详图或节点,以及在施工图中未画出而通过说明来表达的信息.如:正负零以下应采用水泥砂浆,以上采用混合砂浆.等等.2.各层的结构布置图,包括:(1).预制板的布置(板的选用,板缝尺寸及配筋).标注预制板的块数和类型时,不要采用对角线的形式.因为此种方法易造成线的交叉,宜采用水平线或垂直线的方法,相同类型的房间直接标房间类型号.应全楼统一编号,可减少设计工作量,也方便施工人员看图.板缝尽量为40,此种板缝可不配筋或加一根筋.布板时从房间里面往外布板,尽量采用宽板,现浇板带留在靠窗处,现浇板带宽最好≥200(考虑水暖的立管穿板).如果构造上要求有整浇层时,板缝应大于60.整浇层厚50,配双向φ6@250,混凝土C20.应采用横墙或横纵墙(横墙为主)混合承重方案,抗坍塌性能好.构造柱处不得布预制板.建议使用PMCAD的人工布板功能布预制板,自动布板可能不能满足用户的施工图要求,仅能满足定义荷载传递路线的要求.对楼层净高很敏感,跨度超过6.9米或不符合模数时可采用SP板,SP板120厚可做到7.2米跨.(2).现浇板的配筋(板上,下钢筋,板厚尺寸).尽量用二级钢包括直径φ10的二级钢.钢筋宜大直径大间距,但间距不大于200,间距尽量用200.(一般跨度小于6.6米的板的裂缝均可满足要求).跨度小于2米的板上部钢筋不必断开,钢筋也可不画,仅说明钢筋为双向双排φ8@200.板上下钢筋间距宜相等,直径可不同,但钢筋直径类型也不宜过多.顶层及考虑抗裂时板上筋可不断,或50%连通,较大处附加钢筋.一般砖混结构的过街楼处板应现浇,并且钢筋双向双排布置.板配筋相同时,仅标出板号即可.一般可将板的下部筋相同和部分上部筋相同的板编为一个板号,将不相同的上部筋画在图上.当板的形状不同但配筋相同时也可编为一个板号.宜全楼统一编号.当考虑穿电线管时,板厚≥120,不采用薄板加垫层的做法.电的管井电线引出处的板因电线管过多有可能要加大板厚.宜尽量用大跨度板,不在房间内(尤其是住宅)加次梁.说明分布筋为φ6@250,温度影响较大处可为φ8@200.板顶标高不同时,板的上筋应断开或倾斜通过.现浇挑板阳角加辐射状附加筋(包括内墙上的阳角).现浇挑板阴角的板下应加斜筋.顶层应建议甲方采用现浇楼板,以利防水,并加强结构的整体性及方便装饰性挑沿的稳定.外露的挑沿,雨罩,挑廊应每隔10~15米设一10mm的缝,钢筋不断.尽量采用现浇板,不采用予制板加整浇层方案.卫生间做法可为70厚+10高差(取消垫层).8米以下的板均可以采用非预应力板.L,T或十字形建筑平面的阴角处附近的板应现浇并加厚,并双向双排配筋,附加45度的4根16的抗拉筋.现浇板的配筋建议采用PMCAD软件自动生成,一可加快速度,二来尽量减小笔误.自动生成楼板配筋时建议不对钢筋编号,因工程较大时可能编出上百个钢筋号,查找困难,如果要编号,编号不应出房间.配筋计算时,可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将板上筋乘以0.8~0.9的折减系数,将板下筋乘以1.1~1.2的放大系数.值得注意的是,按弹性计算的双向板钢筋是板某几处的最大值,按此配筋是偏于保守的,不必再人为放大.支承在外墙上的板的负筋不宜过大,否则将对砖墙产生过大的附加弯距.一般:板厚>150时采用φ10@200;否则用φ8@200.PMCAD生成的板配筋图应注意以下几点:1.单向板是按塑性计算的,而双向板按弹性计算,宜改成一种计算方法.2.当厚板与薄板相接时,薄板支座按固定端考虑是适当的,但厚板就不合适,宜减小厚板支座配筋,增大跨中配筋.3.非矩形板宜减小支座配筋,增大跨中配筋.4.房间边数过多或凹形板应采用有限元程序验算其配筋.PMCAD生成的板配筋图为PM?.T.板一般可按塑性计算,尤其是基础底板和人防结构.但结构自防水,不允许出现裂缝和对防水要求严格的建筑,如坡,平屋顶,橱厕,配电间等应采用弹性计算.室内轻隔墙下一般不应加粗钢筋,一是轻隔墙有可能移位,二是板整体受力,应整体提高板的配筋.只有垂直单向板长边的不可能移位的隔墙,如厕所与其他房间的隔墙下才可以加粗钢筋.坡屋顶板为偏拉构件,应双向双排配筋.(3).圈梁,构造柱布置及其剖面详图.圈梁要浇圈闭合拉通,穿过中间走廊,并隔一定距离将截面加强.注意圈粱(包括地基圈梁)在外墙楼梯,入口等处可能被截断,应在相应位置附加一道并满足搭接长度.1砖混结构设计详解坡屋顶为双层圈梁.单层空旷房屋层高超过4米宜在窗顶处增加一道圈梁.说明圈梁,构造柱纵筋的搭接及锚固长度.构造柱箍筋在上下端应加密.说明构造柱生根何处,当地面为刚性地面时,应将构造柱伸至基底.较大洞口两侧宜加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