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和养殖).doc
上传人:qw****27 上传时间:2024-09-1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9KB 金币:15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众和养殖).doc

众和养殖).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5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2011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陕西省统计工作的总体思路是:全面贯彻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系列决策部署,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富民强省”和“三个提高”,深化统计改革,夯实统计基础,提高数据质量,优化统计服务,为“十二五”良好开局提供统计保障。2010年,全市上下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按照“七抓七促七突破”的总体部署和“三增两减”活动安排,优化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全市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实现了“十一五”圆满收官。一、综合全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1756.67亿元,比上年增长18.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92.16亿元,增长7.8%;第二产业增加值1205.77亿元,增长19.1%;第三产业增加值458.74亿元,增长18.2%。第一、第二和第三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5.3%、68.6%和26.1%。二、农业全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52.88亿元,比上年增长7.8%;实现增加值92.16亿元,增长7.8%。分产业看,种植业总产值94.75亿元,增长12.1%;畜牧业总产值48.9亿元,增长0.7%;林业总产值2.79亿元,增长13.0%;渔业总产值0.46亿元,增长36.4%;农林牧渔服务业总产值5.98亿元,增长10.7%。全年粮食播种面积748.12万亩,比上年增长2.0%,粮食总产量165.13万吨,增长8.0%。其中,夏粮产量4.89万吨,增长25.4%;秋粮产量160.24万吨,增长7.6%。蔬菜产量56.60万吨,增长20.4%。年末规模以上养殖单位1418个,比上年增长16.0%。羊子存栏563.78万只,增长14.2%;猪存栏96.51万头,增长10.8%;大牲畜存栏27.98万头,下降6.8%;家禽存栏486.45万只,增长9.4%。肉、蛋总产量分别为15.47万吨和4.20万吨,分别增长11.1%和10.8%;奶产量8.20万吨,下降17.3%。全年造林面积6.89万公顷。其中,人工造林5.96万公顷,飞播造林0.93万公顷。园林水果面积17.89万公顷,当年挂果面积12.39万公顷,水果总产量50.96万吨,其中,红枣产量31.08万吨,占总产量的61.0%。全市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257.76万千瓦,比上年增长7.7%,当年机耕面积19.87万公顷,机播面积11.43万公顷,机收面积4.10万公顷。散养户养殖规模明显缩减,规模养殖市场占有量进一步扩大日前,记者从国家统计局榆林调查队了解到,从今年一季度畜禽监测情况来看,我市畜牧业区域化布局日趋合理,畜牧业规模化进程加速推进。调查显示,目前,全市已基本形成了北部风沙草滩区肉羊、白绒山羊、养猪生产基地,中南部丘陵沟壑区白绒山羊、肉羊生产基地,城镇郊区、公路沿线、工矿区优质瘦肉型猪、笼养鸡、奶牛生产基地的“一村一品”“一乡一业”发展格局。每年3亿元专项资金加快畜牧业发展我市畜牧业具有独特的发展优势,处在内蒙古牧业区向渭河流域纯农业区的过渡地带,草地资源富集,属我国北部独具特色的农牧交错地区,具备明显的区位优势和饲草饲料优势。伴随着城乡居民收入的大幅增长和区域经济的跨越发展,畜产品消费需求不断增长,政府对畜牧业的政策支持力度也不断加大。特别是2009年以来,省、市、县三级联动,建立每年3亿元的现代特色农牧业基地建设专项资金,为进一步加快畜牧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投资条件,市场需求和政策优势进一步凸显。规模养殖不断壮大定边县养殖户贾怀堂高兴地说:“今年我卖的肉牛每头平均净获利5000元以上,我家发家致富全靠搞养殖了,以后还要不断改良品种,提高产量,卖到更好的价格。”发展畜牧业成为农民致富的法宝,农民养殖积极性的提高,也促成规模养殖的壮大。近年来,我市以增加农民收入为主线,大力发展畜牧业,着力转变畜牧业发展方式,畜牧业规模养殖不断壮大。据国家统计局榆林调查队分析,目前,生猪、蛋鸡的养殖突出提高规模化水平,奶牛坚持小区化生产,羊子坚持家庭适度规模舍饲养殖模式。一季度监测结果显示,与上季度相比,散养户生猪、蛋鸡养殖整体规模明显缩减,规模养殖则相对较为稳定,市场占有量进一步扩大;奶牛养殖规模稳步提高,散养户羊存栏也保持增长态势。畜禽良种覆盖率超过80%在畜牧业规模养殖过程中,良种推广无疑是“催化剂”。我市大力实施畜禽良种工程,取得了显著成效。通过积极引进推广了一大批国内外优良畜禽品种,我市建立了比较完善的畜禽良种繁育体系。目前已建立50余个种畜禽场、7个地方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场,初步形成了以畜禽原种场为核心、繁育场相配套,商品种畜生产场为主体,畜禽品种资源保护与开发相结合,与畜牧业生产相适应,满足不同生产方式和生产规模需求的畜禽良种繁育体系,畜禽良种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