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地质论文.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3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30KB 金币:1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旅游地质论文.doc

旅游地质论文.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秦皇岛市地处河北省东北部,是一个狭长带状滨海城市。北倚燕山山脉,南临渤海,西隔缸山与碣石山遥望,东越长城与辽宁省绥中县毗邻,地势北高南低,北部为燕山山脉东段,南部为华北平原北端的滨海冲积平原。秦皇岛具有丰富的地质、地貌现象,有河流地貌、岩溶地貌、海岸地貌、地层与沉积环境,还有岩浆侵入作用与侵入岩、构造作用与构造现象等。小东山海岬地带的海蚀作用还未达到平衡状态,波切台上有砾石和礁石。有多条海蚀沟,其方向与波浪运动方向一致,有相互平行的也有相互交错的。还可见海蚀穴,其发育在向海面,深度较深,而海蚀坑面积较大且较浅。在基岩上有伟晶侵入岩,主要成分为石英,块状结构,油脂光泽,呈灰白色,有近乎垂直的节理,结晶程度大,表面破碎,沿区域节理方向产出,岩脉走向为SE105°,为太古宙时期生成。花岗岩凹,伟晶岩脉凸,是由于伟晶岩脉抗风化能力较强。在老虎石地区也可见多条海蚀沟,沿节理方向发育,海蚀坑等。且有一海蚀凹槽,在高潮与低潮之间即间滨带处,大致在现代海平面出,形态外宽里窄,下表面向海倾斜,上表面向内凹陷。鸽子窝公园又称鹰角公园。占地三百余亩,面积20多万平方米。由于地层断裂所形成的临海悬崖上,有一巨石,形似雄鹰屹立,故名鹰角石。该石高20余米,过去常有成群鸽子朝暮相聚或窝于石缝之中,故名鸽子窝。鸽子窝是拍岸浪侵蚀作用形成的一个海蚀垛,其顶部有一较小的海蚀柱,可能由于重力垮塌,此海蚀柱并不具典型性。海蚀垛上有区域性节理和一巨型石英岩脉。还可见高约20余米的海蚀崖,其上有三组不同高度的海蚀凹槽,一级、二级、三级海蚀凹槽分别距现代海平面3-5m,10-12m,18-20m。在老虎石东侧500m的沿海公路旁可见两级古海蚀地貌。二级波切平台高10m,一级波切台大致与公路同高,约4-5m。在一级波切平台上,古海蚀凹槽与现代海蚀凹槽特点相同,高5m,深80cm。还在其岩壁上发现石英岩脉,为伟晶岩,有角闪岩包体。在二级迫切面上有交错节理有大量古海蚀坑,直径20—50cm不等。在朝还一侧还有古海蚀沟,宽40—50cm,长4—5m,高10m,走向SW120°。在向海面,有大小不一的古海蚀穴,成蜂窝状产出直径5—50cm不等,深15cm左右。老虎石在北戴河海滨的中海滩,原是海中的一个近岸礁石,由于海岸抬升而卧踞岸边.组成老虎石的岩石为古元古界混合花岗岩,其三组节理均衡发育,经长期风化剥蚀,易形成形状特异的象形石.此石即因其形状似虎而得名.老虎石又泛指北戴河中海滩一带的礁石群,高低错落,成群而立,巍然壮观.老虎石的走向为东西行,连岛沙坝走向为南北向。涨潮时海水将连岛沙坝淹没,使老虎石成为孤岛,退潮时海平面下降,连岛沙坝将老虎石和海岸相连。连岛沙坝为瓶颈型,主要由细沙组成,呈浅黄色,分选性好,磨圆度差,有许多贝克碎屑,其成分与花岗岩相同主要为石英、长石。在夏季,东南风使波浪在沙坝东西两侧大小不同,东侧的海浪较大,西侧较小。连岛沙坝形成与老虎是有关。海浪在海岸上折射,沿岸流把沙质海岸的泥沙输移过来。老虎石将波浪阻挡,在其背后形成浪影区。波浪的大量能量消耗在老虎石上,波影区能量相对较弱。波浪绕过老虎石衍射至波影区,由于能量较小,沉积沙质沉积物,将海岸与老虎石连起来,形成连岛沙坝。祖山,大约是一亿年前燕山造山运动的花岗岩侵入体,经过多年提升、断裂、风化、剥蚀等地质地理过程形成的一座独立山体,因燕山东段,渤海以北诸峰皆以此山分支盘拨,意群山之祖而得名。祖山山势跌宕,峰峦陡峻。以山、水、石、洞、花五奇著称,是一处具有一定历史文化内涵的山岳型自然风景区。其山势雄伟,群峰林立,海拔千米以上的高峰达二十多座。祖山山体在长期风化剥蚀和流水侵蚀下,形成许多绝壁幽谷和象形奇石。经地理学家考察认为,此山经数万年的风化和断裂,使得此山的石柱、石穴、石壁、石罅极多,而这些又处于千米高峰,强劲的山风由谷外吹来,无任何阻挡,加之南北也是千米陡壁,便擦壁如琴,入穴如笛,搏柱如钟,穿罅如吕,西面又有主峰天女峰相堵,形成一个天然的共鸣箱,才奏出了忽扬忽抑、经久不息的山石交响乐,笼着袅袅乐音不易散去。黄金海岸松散沙,经千年的风力吹扬改造,形成一望无际的海岸大沙丘、次一级小沙丘,以及沙丘内侧的低湿泻湖环境。自然风光独具特色。海滨因受风、潮汐、海流及河流的作用,形成一条长30公里,宽4公里的沙带和沿海数道沙堤以及泻海等沿海沉积地貌。黄金海岸是近2000---3000年形成,由海滩、多道沙堤、风成沙丘组成的砂质岸。滦河、饮马河入海的中细砂为主的沉积物,经过波浪、潮流等海洋水动力长期搬运,分选等改造作用,建造出的海滩、沙堤,其砂粒磨圆度高,分选性好,含有海生贝壳碎片和微体生物化石。黄金海岸近岸带潮汐为不正规的日潮至不正规的半日潮,近岸区,涨潮流速大于落潮流速,因而涨潮流带向海岸的泥沙不能全部冲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