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ECFO-税务经验技巧集锦PAGE\*MERGEFORMAT16税务经验技巧集锦目录HYPERLINK\l"增值税"增值税筹划技巧集锦HYPERLINK\l"营业税"营业税筹划技巧集锦HYPERLINK\l"企业所得税"企业所得税筹划技巧集锦HYPERLINK\l"个人所得税"个人所得税筹划技巧集锦HYPERLINK\l"发票管理"发票管理技巧集锦HYPERLINK\l"税务管理"税务管理技巧集锦HYPERLINK\l"其它种种"其它税种HYPERLINK\l"本文阅读说明"本文阅读说明二级目录口算出口退税额的方法(免、抵、退)企业出售固定资产会涉及哪些问题收取承包费是否交税?餐饮类分支机构要独立核算吗?总分支机构之间转让不动产是否要交营业税?关联企业间借款利息涉税处理关于以借款投资其利息是否可以税前抵扣的问题公司活动收到的赞助费如何入账,中间涉及的税金是怎样计算的?有什么好的避税方法吗?关于外商投资企业购买国产设备投资抵免企业所得税HYPERLINK"IIT%20国税发(2009)121号文.docx"国税总局明确个人所得税若干政策执行问题企业向个人发放实物应记在什么科目里,交个人所得税么?企业代缴了个税,怎么办?关于建筑安装诉讼的税务问题!税务自查提纲(通用版)土地使用税如何筹划正文部分增值税筹划技巧集锦口算出口退税额的方法(免、抵、退)正道大同发表于2009-9-7增值税应纳税额的一般计算方法:当期应交增值税=当期销项-当期进项-上期留抵进项出口退税的计算公式是由上述公式演变而来即:“当期应交增值税=当期内销销项-当期进项-上期留抵进项+不退不抵进项”。注意,与非出口一般纳税人的区别在于1、当期销项变为当期内销销项,这个变化体现出“免”,即免掉出口部分应计算的销项。而整个公式实际体现出“抵”,即进项抵内销销项,最后没被内销抵掉的部分,也就是上述公式的结果就是应“退”的基础,注意,并非是应“退”的金额。2、多了个“不退不抵进项”这是由于许多出口产品并非全额退,而是退一部分,例如仅退13%,正是由于征税率17%与退税率13%的差异造成这个项目存在,既然是不退不抵,自然这部分是增加成本的金额。如果退税率也是17%,则上述项目不存在。“不退不抵进项”(为了便于记忆本人自己起的名)如何计算?即外销收入*征退税税率差(17%-13%)举例:某企业上期留抵进项5万,本期购进原材料100万,进项税17万,本期出口(FOB)80万,本期内销50万,销项8.5万,退税率13%。口算:当期内销销项8.5万,当期进项17万,上期留抵进项5万,不退不抵进项80*4%=3.2万,套用公式=8.5-17-5+3.2=-10.3,注意:既然得出是负值,就说明是“国家欠我的,要退给我!”但是并不一定如此,国家只退你出口部分应负担的进项而非全部,不能你仅出口一分钱,国家也把所有进项都退给你吧?所以这里面要有个比较,即上面的这个数,是否已让你出口承担了?怎么比较?简单!和“免抵退税额比较=出口额*应退税率,”上面计算出来的结果为80*13%=10.4,OK!10.3小于10.4,说明你出口额够了,因此全退!全部结果为,当期进项17万,销项8.5万,应退税10.3万,转入成本3.2万。至此应缴税金无余额。再举例:还按上例条件,只不过内销50万,出口50万,看看结果。口算:当期内销销项8.5万,当期进项17万,上期留抵进项5万,不退不抵进项50*4%=2万,套用公式=8.5-17-5+2=-11.5,免抵退税额,上面计算出来的结果为50*13%=6.5,OK!11.5大于6.5(差5万留抵),说明你出口额不够,因此仅退6.5!全部结果为,当期进项17万,销项8.5万,应退税6.5万,转入成本2万。还剩5万进项如何处理?等你下期为国家出口创汇再说吧!(留抵)总结一下:第一步先计算“当期应交增值税=当期内销销项-当期进项-上期留抵进项+不退不抵进项”。第二步计算“免抵退税额”。第三步,比较并得出结论。到现在为止还比较简单吧,但是如果企业属于来(进)料加工出口,就要增加一点难度了。由于有了免税进口的原材料,所以计算“不退不抵进项”与“免抵退税额”都要剔除其影响,其中不退不抵进项=(出口额-免税进料额)*税率差;免抵退税额=(出口额-免税进料额)*退税率。最后,顺便说一下,许多网友经常就出口商品定价在网上发问,情况一般是有个预算(或已匡算出)的生产成本与适用的退税政策,不知道如何定价才能保证一个利润率水平。其实,问题的关键在于退税对成本的如何影响及影响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