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初二期中考试测试卷——历史——2011.4题号成绩成绩评卷人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1.如果请你为右图中的领导人配音,以下符合史实的是()A.“枪杆子里面出政权!”B.“我们不但必须打败蒋介石,而且能够打败他”C.“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D.“中国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了!”2.下列对中国抗美援朝意图的正确认识是()A.黄鼠狼给鸡拜年B.飞蛾扑火C.狗拿耗子D.唇亡齿寒3.假如土地改革后,你去农村采访,不可能看到的现象是()A农民生产积极性很高B.地主成为一无所有的人C.原来一无所有的农民住上了房屋D.农民各自有各自的私有土地4.“一五”计划期间一幅对联:“车轮飞转东西南北追风去,钢水奔腾春夏秋冬入眼来。”它描绘出的景象得益于哪两座城市的奋斗()①长春②鞍山③沈阳④大庆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5.1954年9月的一天,人民大会堂里气氛热烈,人民代表正在就即将颁布的宪法草案进行修改和讨论,你认为这应该是哪次会议中的一幕()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第一届全体会议B.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C.中共八大D.十一届三中全会6.有这样一则寓言:有四个人喝汤,一开始他们自己盛汤喝,但勺子太长很难喝到。后来,他们想出来办法——相互喂着喝,结果他们顺利地喝完了汤,这种办法类似于下列哪种农业经营方式()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B.租种地主土地C.人民公社D.农业生产合作社7.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进程中,下列人物事迹共同体现的时代精神是()一二总成绩①艰苦创业②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③同仇敌忾抗击侵略④国际主义人道主义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8.“中共中央总路线,换下快马坐火箭。原子时代搞建设,一年等于二十年。”这首打油诗形象的反映了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出现的()A.实事求是的作风B.忽略ひ档淖龇?C.民主科学的态度D.急于求成的思想9.“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这是胡锦涛同志在2008年一次讲话中的亮点。其中“不折腾”是吸取了建国以来哪些历史事件的教训()①土地改革②大跃进③人民公社化④文化大革命A.①②③④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10.新中国成立后,社会政治运动经常开展,这在当时人们的取名中也留下了深刻的印记。例如钱红卫、孙建国、刘援朝、周跃进等。一般而言,以上四人中年龄从大到小的排列顺序是()A.周跃进、孙建国、钱红卫、刘援朝B.刘援朝、钱红卫、孙建国、周跃进C.钱红卫、周跃进、刘援朝、孙建国D.孙建国、刘援朝、周跃进、钱红卫11.下图反映的是新中国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农业经济发展状况,出现图中B点到C点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经济建设没有计划性B.自然灾害迅速蔓C.“左”倾错误严重泛滥D.“文革”扩展到经济领域12根据图示所给信息写出相应的中共会议()A.中共八大B.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C.中共十二大D.中共十三大以阶级斗争为纲中共会议经济建设13.1979年安徽凤阳县流行的歌谣:“大包干,真正好,干部群众都想搞,只要搞上三五年,吃陈粮,烧陈草”这首歌谣赞扬的是()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B.乡镇企业异军突起C.国有企业改革C.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14.长春市某中学开展题为《改革春风》的探究性学习,请你帮助他们为图三配一个人物图片他是()?图一十一届三中全会图二深圳特区图三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A.毛泽东B.邓小平C.周恩来D.孙中山15.它曾经是最早被迫开放的通商口岸,又是我国首批建立的经济特区。它是()A.南京B.上海C.深圳D.厦门成绩评卷人二.非选择题(6小题,共70分)。16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简称“三农”问题,根据提示写出不同时期我党为解决三农问题而采取的措施。(8分)⑴建国初期——⑵社会主义改造时期——⑶1956~1966年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⑷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17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召开了一系列重要会议,请根据下列提示写出会议的名称。(8分)⑴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⑵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⑶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⑷确立邓小平理论为党的指导思想——18.根据提示写出新中国成立后颁布的法律文献。(8分)⑴新中国成立之初起临时宪法作用的文件——⑵规定没收地主的土地分配给农民耕种——⑶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⑷我国新时期一部比较完备的宪法——19.根据提示,写出标志性事件。(12分)⑴宣告新中国成立——⑵祖国大陆获得统一——⑶我国两千多年封建土地制度被彻底摧毁——⑷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面貌——⑸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⑹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20.阅读下列材料:2008年,电视连续剧《金婚》在全国热播。《金婚》以编年体的形式描写了一对普通的中国夫妇(佟志和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