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技术员月度工作总结技术员月度工作总结1一年来,在工区领导和同事的支持和帮助下,我始终坚持团结同志,认真学习,不断提高业务水平.严格要求,注重工作程序,自觉服从组织安排,较好地完成了领导交给自己的各项工作任务.现将自己一年来的工作、学习和思想状况汇报如下,请批评指正:一、工作完成情况:一年来,本人认真履行岗位职责,立足本职,爱岗敬业,和广大员工一起,积极主动地配合工区领导,团结一致,主要完成了以下几项工作:1、3#热水炉和4#蒸汽炉的大型维修工作.2、两台循环泵的检修工作3、4t每月材料计划的上报工作4、4t和中央空调的设备配件型号的整理工作5、中央空调的交接验收工作6、能够认真完成领导交给的临时性工作.二、学习和政治思想情况1、在工作中,本人能够虚心坚持向区队领导学习,向老同志学习,向同行业兄弟学习,向实践学习,向社会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技能和政治思想水平,使自己逐步走向成熟.能够合理支配时间,根据工作需要,及时学习.2、注重政治理论学习,坚定立场.能按时参加集团公司矿工区党支部组织的政治理论学习,认真学习领会“两会”的重要思想,使自己的思想同各级党组织保持一致,提高了自己的政治素质.三、存在的不足和今后努力的方向总之,一年来,我能够完成工区领导交办的工作任务,这和工区领导和同事的支持和帮助是分不开的,是大家密切配合、共同协作的结果.但是这和工区领导的要求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一胜作中还存在着急躁心理,在大事面前,遇事不够冷静;二受理水平有待进一步加强和提高;三是理论学习还需进一步加强,还需要学习更多的专业技术知识;当然我还有很多缺点和不足,在此肯请组织和领导给予批评指正,我将虚心接受,以图提高.技术员月度工作总结2我于20--年参加工作,曾从事表计校验、用电检查等工作,现任经营部副部长,负责线损管理、计量管理、用电检查等工作.在几年的实践工作中,我虚心学习、刻苦锻炼,将书本知识与实践工作相结合,专业技术水平有了明显提高,现将我个人工作情况汇报如下:一、加强标准设备管理,确保量值传递的准确性.我们常说计量表计是电力企业经营活动中的“秤杆子”,那末标准计量设备则是校准“秤杆子”的工具,对电力企业具有非同一般的重要性.我局共有标准设备19套,为保证这些设备稳定健康运行,我主持建立了标准计量设备台帐,明确专人管理,定期送检,避免超期服役.对性能不太稳定的便携式单相表校验台,我们每年由生产厂家维护一次,不定期与其它标准做比对,出现问题及时解决,以免造成严重后果.20--年我们共送检标准设备12套,由于工作到位、措施得力,送检合格率达100,深受电研所领导的好评.二、搞好表计管理,维护供用电双方的合法权益.通过营业性普查,我们建立了表计台帐,将计量表计纳入规范化管理.我们确定了电表校验工作流程,由专人对台帐实行动态管理,以保证台帐与实际相一致.表计在校验前先核对台帐,登记工作记录,校验中由微机自动记录误差资料,校验后由专人更改表计台帐;若需换表则出据计量装置更换记录,并根据实际情况出据计量装置退补电量报告书.这样做的后果,有效的遏制了个别人通过电表做文章、为个人谋私利的不良行为.为保证电表校验质量,我们实行电表校验终身负责制,电表只要被确定为人为调整不合格误差,不论时间多久,都要追究校验人的责任,决不姑息.20--年,我们共校验电表4741块,电流互感器4814块,超出计划任务56.7,为全局降损节能提供了技术支持.三、狠抓母线平衡管理,消除线损管理的盲区.一般说,线损由高压线损和低压线损构成,这两级线损均有严格的考核制度,受到普遍的重视;介于高低压线损之间的母线平衡则很容易被忽略.而实际上,母线平衡是不允许被忽略的,如我局20--年全年完成供电量2.997亿kwh,若全局母线平衡率由0.5上升到1,全局全年择要多损失电量kwh.母线平衡率的高低,主要取决于计量装置的.准确性.为保证站内计量装置的准确性,20--年7月份,我们将站内计量电表全部更换为多功能电子表,并按照计量规程的规定每季度现场校验一次,确保表计稳定运行.通过此项工作,母线平衡率大大降低,米北、板东两站平衡率由原来的1.5以上降到0.5以内,效果尤为明显.为及时准确了解站内平衡情况,我们设专人每天都关注各站的平衡情况并每周核算一次,只要发现某个站连续两天平衡率超过05,便立即赶赴现场查找原因;对各站上报的计量故障,我们保证在12小时内人员到位,以最快的速度解决问题.20--年,我们共换表46块,现场校验146块次,处理站内计量故障,确保全局全年母线平衡率在0.5以内.为完成供电量指针,确保经济效益,更换电子表的工作我们凌晨即出发,尽量在用电低谷期工作,首开我局“零点工程”先河.四、重视现场管理,全力配合降损工作.现场管理包括定位、验收及多种形式的现场调查等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