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中考总复习》九下文言文 学案(★).docx
上传人:lj****88 上传时间:2024-09-13 格式:DOCX 页数:59 大小:53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语文中考总复习》九下文言文 学案(★).docx

《语文中考总复习》九下文言文学案(★).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49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语文中考总复习》九下文言文学案(★)第一篇:《语文中考总复习》九下文言文学案《语文中考总复习》学案导学年级:九年级科目:语文范围:九年级(下册)第5-6单元课型:复习课主备人:钟典课时:一课时时间:2010年3月12日星期五审核人:兰桂芬【教师寄语】自主复习,奋战中考,百日冲刺,做考场最轻松的你。【学习目标】一、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了解常见文言虚词的一般用法,理解通假字的意思。二、了解文言文的特殊句式。三、将文言文的重要句子或词段翻译成现代汉语。四、正确领会文言文的基本内容,并进行初步分析。五、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对文章(或文段)的思想内容和写作特点能够概括和归纳。六、背诵并默写课后练习中要求背诵的部分。【课前复习导学】一、了解文言文必考知识点⑴通假字:通假是通用、借用的意思。古汉字通假的特点是借音同或音近的字来代替本字。⑵古今异义:随着社会的不断向前发展,有相当数量的词语古今意义发生了变化,这给阅读带来了障碍和困难,为此我们也必须有一个简单的了解。古今异义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①词义扩大。②词义缩小。③词义转移。⑶一词多义:在文言文中,一词多义的情况很多,同一个词,在这个句子里是一个意义,在那个句子里又是一个意义。一般地说,一词多义的各个义项之间都有一定的联系。⑷词类活用:文言里,有些词可以按照一定的语言习惯,改变它的基本功能,充当别的一类词,这就是词类活用。如名词、形容词可以活用为动词;动词、形容词可以活用为名词;使动用法、意动用法以及名词作状语等。初中阶段虽不要求掌握这些名词术语,但在具体的学习中却经常碰到,所以我们应该有一个简单的了解。二、复习九年级下册,语文书的第五至六单元背后要求背诵的文言文和古诗文部分,将第18课《孟子》两章(P155-P158)的两篇课文复习背诵,将第19课《鱼我所欲也》(P160-P161)的课文复习背诵,将第21课《曹刿论战》(P170-P172)的课文复习背诵,将第22课《邹忌讽齐王纳谏》的课文复习背诵,将第24课《诗经》两首(P182-P184)的两篇课文复习背诵。三、自主翻阅并复习老师在初三上新课时的一些笔记,书籍,习题与试卷,对九年级下册的文言文有一个大概的了解和概述,复习部分除了导学复习一中提到的背默外,则重点从通假字、古今异义、一词多意、词类活用这几个方面着手。文学句式和字音也是我们在面对中考文言文是必须攻克的难题,否则也很难着手对文言文的理解,故这两方面也要了解与加深印象。★通过以上的指导,请将不懂、不熟、不能明确的内容写在这里,上课的时候同同学,组长,老师研讨交流。【课堂复习研讨】一、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加以解释。(1)乡为身死而不受______通______释义:____________________(2)困于心衡于虑而后做______通______释义:____________________(3)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______通______释义:____________________(4)子墨子九距之______通______释义:____________________二、请找出下列句子中的词类活动字,并加以解释。(1)一鼓作气词类活用字是______,释义:____________________(2)吾妻之美我者词类活用字是______,释义:____________________(3)惩山北之塞词类活用字是______,释义:____________________(4)公将鼓之词类活用字是______,释义:____________________三、请找出下列句子中的古今异义词,并加以解释。(1)请献十金古今异义词是_______古译____________今译___________(2)委而去之古今异义词是_______古译____________今译___________(3)牺牲布帛,弗敢加也古今异义词是______古译____________今译___________(4)入则无法加拂土古今异义词是_______古译____________今译___________四、请解释一词多意词的意思。故逐之()二者不可兼得()三里之城()故得城公问其故()所识穷乏者得我欤()城非不高也()五、请给加横线的字注音。长勺()守圉()畎亩()法家拂士()公输盘诎()敝舆()犀兕()始龀()下视其辙()期年之后()六、请判断给出的文言句子的句式,并加以翻译。(1)宋何罪之有?句式属于________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帝感其诚。句式属于________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问之客曰。句式属于________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