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期末复习计划期末复习计划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迎接我们的将是新的生活,新的挑战,现在就让我们制定一份计划,好好地规划一下吧。好的计划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期末复习计划7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期末复习计划篇11、本册以计算为主的教学内容占据较大部分,其中20以内的退位减法、10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是教学重点,也是学生接触最多的学习问题。目前,大部分学生已经掌握了口算的方法,在计算速度上也有了较大的提高。个别后进生由于思维较慢,所以就算懂得了方法,但是在实际运用上还是有一定的难度。如:计算速度较慢,10以内的.基础不牢固等现象。2、“人民币的认识”这一单元中,学生对于人民币的辨认、简单的计算都不成问题。但是在各级钱币单位间兑换、买东西后应找补的钱数问题等,学生还有点混淆不清。3、“认识时间”这个单元要求学生掌握几时几分的认读。部分学生容易将时针分针应该谁看内圈谁看外圈的数字打乱,但是口诀记忆法给学生带了认读方便。[复习内容]本册的知识点可以划分为以下几点:1、100以内的数2、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3、统计与找规律4、元、角、分5、几时几分6、位置与图形[复习重难点]复习重点:100以内数的认识、20以内的退位减法和100以内的加减法口算。100以内的加减分为口算和笔算两部分。这册教材出现的是口算部分,即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口算。复习难点:对于人民币中各级单位兑换以及几时几分的准确、快速读出,是部分学生的障碍。期末复习计划篇2一、本年级本学期教学重点。(一)阅读。1.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2.细致体会品味课文中的重点词、重点句。3.会较全面、深刻地来思考问题、回答问题。4.把握课文的主旨和中心,体会课文表现出的'思想感情。(二)作文。1.会审题,能在规定时间内(40分钟)写出规定字数(500字)的作文。2.能写清楚一件事,语句通顺,详略得当,重点突出,中心明确,有真情实感。3.注意选材,作文的思想性,积累一些写作的方法(如环境描写衬托人物的心理活动)。二、本年级本学期建议考核重点。(一)基础知识。1.成语归类:褒贬成语、来自寓言故事的成语,课文中的成语。2.改病句或修改一段话。3.关联词。4.名言积累。(二)阅读。1.细致阅读的能力。2.概括能力。3.理解重点句子。4.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三)作文:记叙文,写清一件事,写出真情实感。三、复习内容概述。1.重点巩固期中后所学课文内容以及需背诵的课文。2.牢固掌握课文中出现的知识点(关联词、繁体字、名言、按要求写词、仿句、词语搭配、反义词、查字典、成语归类)。3.作文以写事为训练重点,以作文考核和评讲为契机,提高作文能力,能在规定时间内选择合适的事例,写出篇幅适宜的作文。期末复习计划篇3一、学生情况分析:三年级学生活泼、好动,比较浮躁。大部分学生学习需督促,习惯不太好,学习也不太自觉。学习没有计划,没有目标,随波逐流。基本上要老师亲力引导,明确学习任务,再大力检查督促才能完成学习任务。由于课程较多,时间较紧,学生基础不太扎实,生字词不过关,积累也较少,训练量,训练的题型也较少。由于刚正式进行阅读和习作的训练,大部分学生还没有成就感,还存在畏惧的心理,学生在阅读量及阅读、写作能力上都显示薄弱,甚至有看不懂题意,考试作文不下笔的现象。且后进生较多,学生之间的差距较大,班级之间的差距也较大。二、复习内容及目标:1、目标:巩固强化、查漏补缺,提高班级,年级的整体水平2、内容:【积累】1.正确认读374个生字,听写本册中248个生字。2、8个练习中的读读背背、处处留心的`相关内容。3、课文中的四个字的词语和课后要求背诵的段落和古诗。默写【阅读】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优美语段或课文;能复述课文;会分角色朗读课文。2.联系语言环境和生活实际,理解常用词语的意思。3、学习课文中常见的构段方式。学习分析自然段,初步学习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4.能凭借语言文字理解阅读内容,能初步对文章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想象文本所描绘的情境,知道阅读内容的大意。【习作】1.学会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做过的写明白,做到文通句顺。2.能够正确使用标点符号。3.能用课文中出现的构段方式来写作。(如:围绕中心句写一段通顺的话;在对话片断描写中提示语运用要贴切……)4.能编写有意义的童话故事。三、复习重点、难点。重点:生字词、古诗、读读背背及对课文的理解和对重点段落的分析。难点:阅读理解、作文四、复习措施1、知识归类,形成体系对复习的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形成比较科学的、易于复习的体系,向40分钟要质量。2、注重基础对于基础知识,要让每一位学生掌握好,要争取在基础知识上不丢分,不失分。3、精讲精练训练题要精选、题型要广,注意学生自主练习与统一讲授相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