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中考试历史1.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4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2KB 金币:1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期中考试历史1.doc

期中考试历史1.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高中历史新课程必修(一)期中考试试题第一部分:选择题(50分)(一)基础知识题(40分;根据新课程标准,这部分是你应该记住的。拿满分吧!)1、夏、商、周时期的重要制度不包括:A、世袭制B、宗法制C、分封制D、郡县制2、宗法制在政治制度方面的体现是:A、世袭制B、分封制C、君主专制D、禅让制3、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核心是:A、皇权至高无上B、中央设三公九卿C、地方推行郡县制度D、颁布秦律,严刑峻法4、下列属于削弱相权以加强皇权的措施有:①西汉"中朝"形成②东汉设尚书台③隋唐实行三省制④宋朝设参知政事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D、①②③④5??从明朝设置内阁到清朝设置军机处,反映的主要历史趋势是A.君主专制的日益加强B.相权的日益加强C.中央官员职位增多D.中央机构的精简6、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主要目的是A、保护鸦片贸易B、割占中国领土C、打开中国商品市场D、争取外交礼仪平等7、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完全确立的标志是A.《天津条约》的签订B.《辛丑条约》的签订C.《南京条约》的签订D.《马关条约》的签订8、日本在侵华过程中制造了一系列的事变,其中成为中国全民族抗战开端的是A、九一八事变B、华北事变C、七七事变D、八一三事变9、抗战以来最大的军事胜利是A、平型关??捷B、台儿庄大捷C、淞沪会战D、枣宜会战10、第一个提出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方案的中国人是A、洪秀全B、洪仁玕C、孙中山D、蒋介石11、致使太平天国由盛转衰的是:A.湘军的进攻B.天京的内乱C.北伐的失利D.外国的助剿12、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实现了20世纪中国第一次历史性巨变,因为这次革命A、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B、确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C、给予了人民充分的民主与自由权利D、结束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殖民统治13、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是:A、《资政新篇》B、《钦定宪法大纲》C、《中华民国约法》D、《中华民国临时约法》14、1922年中共二大提出的民主革命纲领,其主要内容是:①推翻帝国主义压迫②打倒军阀③统一中国④平均地权A、①②④B、①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15、最能体现五四运动性质的口号是A、"废除二十一条"B、"拒绝和约签字"C、"誓死力争,还我青岛"D、"外争国权,内惩国贼"16、遵义会议是中共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因为它表明中共A、排除了共产国际对中国革命的干扰B、开始独立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原理解决中国革命的重大问题C、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D、找到了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正确途径17、解决了新中国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重大问题的会议是A.八七会议B.中共"七大"C.七届二中全会D.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18、党和政府??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行的一项基本制度是A.民族区域自治B.民族平等C.民族团结D.共同繁荣19、把"依法治国"这一治国方略以根本大法的形式确定下来,是在A、1954年B、1982年C、中共十五大D、1999年20、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的构想,其中的"两制"是A、两种管理制度B、两种军事制度C、两种社会制度D、两种法律制度(二)史实判断题(10分;有的说法教材中未必能找到,但根据所学知识,你完全可以推断。争取多拿分哪!)21秦始皇说:"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鞘鞅?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秦始皇为解决上述问题,"求其宁息"的措施是:A、焚书坑儒B.推行郡县制C.攻打匈奴D.修筑长城22."君主近臣,代起执???,品位既高,退居闲曹。"这种情形以汉武帝为例的话,下列哪一项的叙述是正确的A、尚书被中书取代B、重用近臣,攘夺相权,朝廷始分内外朝,丞相属外朝C、以三公决策,辅政武帝D、将相权一分为三,互相制衡以分削相权23、19世纪末,一份西方国家的外交文件中提到"中国现行之关税,对于一切所谓势力范围内之口岸装卸一切货物,无论属于何国,均当适用。"其真实含义是A、维护中国的关税统一B、反对划分"势力范围"C、提出协定关税制度D、要求中国"门户开放,机会均等"24、全国人大十届二次会议期间,温家宝总理在答记者问时,引用了诗人丘逢甲《春愁》:"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与该诗有关的历史事件是:A、中法战争??、甲午中日战争C、日俄战争D、抗日战争25、童谣也能证史。79岁的杨老先生少年时的习作"不要放鞭炮"写道:新年到,放鞭炮,蹦硼,蹦硼,虽热闹,金钱耗去太无聊!如今国仇还未报,不如省钱买枪炮。枪炮价格高,只要万众心一条,莫看轻,省下是丝毫,千门万户数目就不小!救国不靠空口号,实地工作最紧要!这首童谣写作的时期是A、八国联军侵华战争B、第一次世界大战C、抗日战争D、解放战争第一部分:选择题答题卡(本大题共25题,每小题2分,共50分。)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