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九年级上册《岳阳楼记》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猫巷****觅蓉 上传时间:2024-09-13 格式:DOCX 页数:47 大小:42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语文九年级上册《岳阳楼记》教学设计.docx

语文九年级上册《岳阳楼记》教学设计.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37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语文九年级上册《岳阳楼记》教学设计苏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岳阳楼记》教学设计(精选8篇)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通常需要用到教学设计来辅助教学,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设计并实现学习目标的过程,它遵循学习效果最优的原则吗,是课件开发质量高低的关键所在。优秀的教学设计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苏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岳阳楼记》教学设计,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语文九年级上册《岳阳楼记》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疏通文句,并尝试背诵课文。2、识记文言一些文言实词、虚词。3、能找出过渡性的词句,体会课文叙事、写景、抒情、议论相结合的特点。【教学重点】1、朗读、背诵。2、体会课文叙事、写景、抒情、议论相结合的特点。【教学过程】一、检查预习多媒体出示词句练习:1、解释词义:⑴乃重修岳阳楼⑵属予作文以记之⑶予观夫巴陵胜状⑷此则后阳楼之大观也⑸前人之述备矣⑹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⑺若夫霪雨霏霏⑻薄暮冥冥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⑽至若春和景明⑾而或长烟一空⑿宠辱偕忘⒀或异二者之为⒁是进亦忧,退亦忧2、翻译:⑴览物之情,得无异乎?⑵不以物喜,不以己悲。⑶微斯人,吾谁与归?⑷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二、精心导入1、以赏析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导入课文。2、学生明确学习目标。三、解难答疑1、学生集体朗读课文。2、请学生说说预习感受。3、学生质疑,小组讨论后,教师点拨明确。4、学生自由朗读刚才自己有疑难的语句,进一步疏通句意。四、研读分析本文做到了叙事、写景、抒情、议论的高度融合,这是本文的一大特色:1、请同学们找出对应的语段或语句。2、第一节的“谪守”与第二节的哪个词对应?他们被“谪”后的心情会怎样?明确:“谪守”与“迁客”对应。3、第二节中有一个过渡句,自然地引出下文对“迁客”之“情”的描写,请找出来,读一读。明确:过渡句“览物之情,得无异乎?”4、“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有“异”,那么究竟有什么不同呢?为什么会有不同呢?明确:“物”“异”而“情”“异”:阴冷险恶──悲;春光明媚──喜。5、“古仁人”的“览物之情”又怎样呢?他们是怎样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呢?那么,他们以什么为“喜”,又以什么为“忧”呢?明确:“古仁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因为他们“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他们以“天下”为“忧”,以“天下”为“乐”。6、作者把“迁客骚人”与“古仁人”作比,其用意是什么?明确:既是自勉,更是劝慰友人。7、另外,本文能做到叙事、写景、抒情、议论的高度融合,还得益于几个关键性词语的恰当地配合使用,你能把它们找出来吗?明确:“观夫──然则──若夫──则有……者矣──至若──则有……者矣──嗟夫──然则──噫”这些标志性词语的运用,使文章叙事、写景、抒情、议论一气呵成,浑然一体。教师小结:全文先以叙事带出写景,然后由景生情,情景交融,最后由情抒议,点明全文主旨。做到了情、景、议的高度融合。板书:(多媒体显示)迁客骚人谪古仁人以“阴”悲,以“晴”喜“览物之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即景抒情)(由情入议)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学生自由朗读一遍课文,进一步体会叙事、写景、抒情、议论相结合的特点。五、尝试背诵全文1、教师指导背诵:⑴全文结构:叙事──写景──即景生情──议论抒怀⑵抓住关键词句:谪守──观夫──然则──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若夫──则有……者矣──至若──则有……者矣──嗟夫──然则──噫2、学生尝试背诵。六、教师小结同学们,《岳阳楼记》这篇文章,还有很多地方值得我们去赏析,去探究,比如还有文中的对偶句,凝练优美的四字句等等,千古流传,脍炙人口,常读常新。阅读这样的文章,会旷达我们的心胸,照亮我们的灵魂。七、布置作业1、熟练地背诵全文。2、仿照课文3、4两段,写一段100字左右的即景抒情的文章(可以尝试用文言文创作)。语文九年级上册《岳阳楼记》教学设计篇2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熟记文言生字、特殊文言词语和句式,识记作家作品。品味精练、生动的语言。过程与方法赏析精彩语段,理解作家所阐述的主要观点。理解本文叙事、写景、抒情、议论相结合以及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写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作者的忧乐观,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学习重点掌握文中常见的文言实词的意义和虚词的用法,加强文言词汇的积累。把握文章的思路,理解作者的博大胸襟与政治抱负。学习难点理解本文叙事、写景、抒情、议论相结合以及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写法。学法指导诵读法;品读法;讨论探究法。教学过程环节一新课导入同学们,我国的很多名胜古迹,都留下了文人骚客的诗词歌赋。比如我国古代的三大名楼滕王阁、黄鹤楼、岳阳楼上面就铭刻了很多美文妙句。王勃《滕王阁序》“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令人神往之至;崔灏《黄鹤楼》“晴川历历汉阳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