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大投入努力改善同德县农业基础设施建设.pdf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110KB 金币:12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加大投入努力改善同德县农业基础设施建设.pdf

加大投入努力改善同德县农业基础设施建设.pdf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2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推广论坛·《青海农技推广》2010年第3期,,,,,,,,,,,,,,,,,,,,,,,,,,,,,,,,,,,,,,,,,,,,,,,,,,加大投入努力改善同德县农业基础设施建设,,,,,,,,813200童应萍松生满杨作胜同德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同德县地处青海省东南部腹地,周边与水困难问题,治理水土流失面积0.86万公贵南、泽库、河南、玛沁、兴海五县接壤,隶属顷。海南藏族自治州,全县平均海拔3500m以上1.2机械化水平显著提高,服务功能进一步(县城尕巴松多海拔3060m),处于三江源生增强全县农机总动力达到2.8万千瓦,其态保护核心区,全县总面积5011平方公里,中柴油发动机1.95万千瓦,汽油发动机0.66辖3乡2镇73个行政村、181个生产合作万千瓦,电动机0.2万千瓦。2009年全县机电社,总人口5.45万人,其中农业人口4.5万排灌面积0.22万公顷,机耕机播面积0.5万人,占80%以上,到2009年底,全县实有耕公顷,机械收获面积0.39万公顷,分别占总地面积1.02万公顷,人均占有耕地0.23公耕地面积的29.43%、67.94%和53.57%,通过顷,其中水浇地0.23万公顷(主要分布在巴大力推广农牧业机械化,农牧民科学种田、科曲河沿岸的巴沟乡),旱地0.79万公顷(主要学养畜的水平有了大的提高。分布在尕巴松多镇、唐谷镇的台地),分别占1.3结构调整扎实有效,特色优势逐步显现总耕地面积的23%和77%。农作物主要种植同德县紧紧围绕农牧业生产,遵循自然规律,油菜、青稞、春小麦、蚕豆、马铃薯等。2009充分利用当地气候冷凉和农牧结合的特点,年全县粮油总产量为1533.28万千克,其中进行农牧业结构调整,通过政策扶持和信息、粮食总产1222.32万千克,油料总产310.96技术服务,大力推进设施农牧业,培育龙头企万千克。业,促进了种植结构的多元化、特色化和养殖1同德县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现状业的高效化。农牧业产业结构加快向特色、高1.1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得到加强,农业生产效、优质、生态方向发展,形成了具有特色优条件有了明显改善1980年以来,全县投入势的产业带和养殖带,油菜、马铃薯、青稞、中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资金累计达到9198万藏药材、藏系羊已成为农牧民增收的支柱产元,新建各类水利工程130项,其中:农田灌业,农牧业结构调整有效拉动了农业基础设溉工程12项,人畜饮水工程65项,其它水利施建设。工程53项,农田灌溉面积0.25万公顷,解决2制约因素及存在问题和改善了2.7万人和42.4万头(只)牲畜的饮2.1自然条件严酷,水土流失严重同德县11·推广论坛·《青海农技推广》2010年第3期地处青藏高原高寒地带,海拔高,地形复杂,在增量上也不能满足新时期农业发展的要大陆性气候特征明显,干旱缺水,虽然局部地求,农牧业发展后劲不足,抵御自然灾害功能区的生态环境有所好转,但总体上不断恶化脆弱。的趋势尚未得到有效遏制,尤其是土地荒漠2.4科技水平不高,人员素质偏低农牧业化面积仍呈加剧之势,致使自然灾害频发。县技术创新能力不强,技术进步对经济发展的境内草地退化面积20.37万公顷,占全县草支撑力不强,贡献率低;农牧业科学技术知识场总面积的54%,水土流失面积19.95万公的普及、推广和应用体系建设滞后,人力资源顷,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42%。致使水源涵不足,尤其是农牧业科技专业人才短缺;广大养能力不断下降,地表和地下水源水量逐年农牧民思想比较守旧,观念落后,整体素质不减少,造成原有工程水源供水量严重不足,水高,与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源干涸、季节性缺水现象比较严重,与生态环村、新牧区建设的要求尚有一定差距。境建设密切相关的移民安置、生态补偿、后续3有利条件及发展潜力产业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生态环境保护与3.1具有良好的群众基础改革开放为广建设任务十分繁重。大农牧民群众带来了实惠,增添了发展信心。2.2基础设施老化,保障能力下降为农牧当前全县上下凝神聚力谋发展的思想更加高民生活和农牧业生产配套的项目建设滞后,涨,方向更加明确,各族群众求富裕、盼发展缺乏对水资源调蓄配置起骨干作用的控制性的愿望更加强烈,为今后加快农业基础设施大型水利工程,全县农田灌溉渠道主要有巴建设打下了良好的思想基础。沟乡团结渠、巴沟渠、秀麻直德渠等。但由于3.2水资源得天独厚黄河自东南向西转大部分农业基础设施始建于七八十年代,设北绕县境半周,流经206公里,落差200-备简陋,配套不全,经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