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1 敌后战场的抗战 教学设计 2023-2024学年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pdf
上传人:文库****品店 上传时间:2024-09-11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1.4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6.21 敌后战场的抗战 教学设计 2023-2024学年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pdf

6.21敌后战场的抗战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pdf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六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第21课《敌后战场的抗战》教学设计【内容主旨】国民党军队在正面战场连连受挫后,中国共产党以非凡的胆略和智慧深入敌后,创造性地开辟敌后战场,建立抗日战争根据地,凝聚人民的力量,开展人民游击战争,将敌人的后方变成抗日的前线。敌后战场与正面战场共同陷日寇于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预示了中国全民族抗战必将取得胜利。【教学目标】了解平型关大捷与百团大战等史实,知道抗日根据地建立与发展的情况,理解中国共产党开辟敌后战场的重要意义。通过对地图、歌曲的识读与分析,在教师的引导下学会从歌曲、照片等多种史料中发掘历史信息,解释历史现象。感受中国人民为捍卫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浴血奋战、不怕牺牲的民族精神;感悟中国共产党人开辟敌后战场的胆略和智慧。【教学重难点】重点:抗日根据地的建立与发展难点:敌后战场的开辟是如何将敌人的后方变成了抗战的前线【教学过程】环节1:播放歌曲《到敌人后方去》(见资料附录1),指出创作的时间和地点。以“正值日军进攻武汉之际,为什么要高唱‘到敌人后方去’呢?”设问,指导学生从歌词入手回顾1931—1937年的中国抗战局势。结合地图演示,感知中华民族面临着空前严重的危机。设计意图:以歌曲为载体将学生带入历史情境,利用歌曲的标题、歌词内容,辅以地图,在时间和空间上明晰全面抗战爆发以来中国军队与日军抗争的形势。环节2:国难当头,国共两党共赴抗战前线。借助地图《平型关战斗要图》和相关图片,讲述太原会战期间八路军取得平型关大捷的过程及成果。通过对教科书文本的深入解读,引导学生理解平型关大捷的意义,点出要“到敌人后方去”的原因。设计意图:了解平型关战役是国共两党在正面战场合作的一次重要战役,通过对战斗过程的描述,总结获胜的原因,理解中共到敌人后方去的必然性。环节3:太原会战、徐州会战,中国军队受挫,形势严峻,千千万万的中国人走上了流亡之路。介绍《到敌人后方去》的作词者赵启海从北平到南京再到武汉的流亡历程,折射时代背景和人物命运的关系。设计意图:通过人物个人经历的介绍,充分体会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息息相关,进而为理解歌曲创作的目的是鼓舞民众、振奋人心伏笔。环节4:面对大片国土不断沦丧,家园被毁,抗日歌曲抚慰了许多中国人焦渴、迷茫的心灵,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再现了抗日救亡的历史过程。组织学生从歌词的视角讨论:敌后方在哪里?在敌人后方如何抗战?并进一步思考:如何能到敌后?如何在敌后斗争?设计意图:培养学生从歌词中汲取有效历史信息的能力。通过小组讨论,师生共同梳理1出两路夹攻是中共开辟敌后战场的宏观战略规划,游击战是敌后战场的主要战术;理解中共到敌人后方去的可能性和必要性。环节5:以毛泽东“没有根据地,游击战争是不能够长期生存和发展的”过渡,通过对地图册中《敌后抗日根据地发展示意图》(见资料附录2)的解读,引导学生:读一读有哪些抗日根据地?说一说,其分布有何特点?想一想,根据地的建立对抗战的形势会产生怎样的影响?结合中共领导者对抗日根据地建设种种思考的文献资料,帮助学生理解共产党深入敌后的勇气和智慧。设计意图:层层设问,揭示地图的显性信息,引发学生对地图隐性信息的关注,进而领会中国共产党深入敌后开辟抗日根据地的非凡胆略和智慧。环节6:展示四幅图片资料,通过介绍敌后抗日根据地人民游击战争的多种作战方式,认识到人民是开展敌后游击战争的力量源泉。出示相关数据,帮助学生感悟抗日根据地发展壮大的局势。设计意图:尝试由学生讲述自己所了解的地道战、地雷战等游击战术,认识其特点,理解人民是战争舞台的真正主角。中国共产党发动群众,陷敌于灭顶之灾的汪洋大海之中。环节7:随着抗日根据地力量的壮大,日军企图利用囚笼政策、大扫荡等手段消灭抗日力量。中共领导军民以百团大战坚决而有力地回击了日军。引导学生通过对百团大战的作战规模、时间、手段、成果的解读,理解百团大战的意义。提供图片和数据资料,帮助学生认识抗日根据地充分发挥群众力量,将敌人的后方变成抗日前线,有效地配合了正面战场,也鼓舞了全民族抗日的士气。设计意图:通过对百团大战作战特点的分析,理解敌后战场依托抗日根据地,变被动为主动,中国共产党坚持在敌后抗战对抗战的胜利产生了重要影响。环节8:展示冼星海、赵启海、赵登禹、毛泽东等一系列人物图片,在历史的镜头下深切体会全民族抗战的意义。由学生跟着音乐视频,一起唱响歌曲《到敌人后方去》。设计意图:通过正面战场、敌后战场、海外华侨在抗战中的照片,理解全民族的团结是抗战最终取得胜利的关键。【结构板书】2【资料附录】资料1:——歌曲《到敌人后方去》资料2:——《敌后抗日根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