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我为什么选择漆木家具作为我的收藏方向马可乐1.我开始接触古典家具是从79年移居到香港以后。我父亲在香港经营的古典家具业务已超过了30年,而我作为一个新人入行要从头学起。那时市场主要买卖的就是红木、花梨、紫檀、黄花梨家具,没有人买卖柴木老家具,更无人知晓山西的老家具是什么样子。当时老家具出口只有“工艺品进出口公司”一个窗口,一般都是当做红木家具出口,其中混有黄花梨和紫檀家具,也无人特别在意。记得当时我父亲店中有一张大方桌,俗称八仙桌,大家用来吃饭,由于都嫌高,我父亲就叫人把桌子腿锯短点,一锯之下,才发现原来是紫檀木的,大行家尚且如此,更何况一般用家。那时仅有几家由北京迁去香港的行家知道黄花梨家具木材珍贵,大多数香港行家对黄花梨木几乎没有认识,也有行家把极罕见的黄花梨神龛当红木卖了。这一段时期我因为帮父亲修理老家具,因此接触了大量的黄花梨家具,开始对硬木家具有了初步的认识。我对柴木家具的了解始于1981年,当时我进入了一家英籍华人开设的古董家具店打工,老板经常到北京购买老家具,回来让我进行修理打磨。由此时起,我开始认真钻研相关的技术,逐渐积累了关于柴木家具的有关知识,而此时我接触到的大多是一般的京式榆木家具,还没有见到后来让我心动的山西家具及大漆家具。八十年代初,王世襄先生著作的《明式家具珍赏》一书面世了,随之而来的是明式家具热潮席卷世界,整个八十年代,我也身不由己地卷入了这个大潮。在此期间,美国出现了以黄花梨家具为主要收藏的古典家具博物馆,我是第一个去到这个博物馆参观的中国人,并因此结识了当时担任这个博物馆馆长的柯惕斯先生。这一次参观为我以后走上收藏之路,也为我们以后的合作,奠定了基础。在八十年代的香港,我也结识了香港富贵会的许多收藏家,包括叶承耀先生,还有美国波士顿的江森先生,以及后来建立黄花梨家具博物馆的波顿先生。我看到了作为一个有修养的收藏家应该怎样开始自己的收藏。从85年到90年,大量的黄花梨家具聚集到香港这个国际港口,然后又流向世界各地,其中有一些真是精彩万分。但是我没有这个力量把它们都留下来,因为这需要非常强大的经济基础。中国人此时还无法同国际收藏家抗衡。八十年代末期,好的黄花梨家具日见稀少,见到许多残缺不全而式样千篇一律,价格又很昂贵,令人觉得无味之至,提不起购买的兴趣,而此时,一些以前从未见过的家具品种登场了。这些家具令人眼前一亮,各式各样,目不暇接,这就是现在大家耳熟能详的山西家具。当时的一个行家告诉我,他见到的山西家具,件件都不一样。这引起了我的好奇心,开始对这一类的家具格外注意。我发现山西家具,虽然多由柴木制造,但大多手工精良,造型优美,同我当时熟悉的明式家具很不一样,由此引起我收藏它们的极大兴趣。通过对山西家具的了解,又进一步加深了我对其他地区民间家具的认识。2.根据我的实际观察,黄花梨家具之所以称为明式家具是因为可确认为明代的较少,清代的较多。有明确时代特征的较少,程式化的较多,总称为明式家具,皆因断代不甚容易。而各方研究的结果均一致认为明中期以前没有相关资料记载。黄花梨家具出现的时间大致为明隆庆、万历朝以后,甚至有些可以近至民国时期,所以国外描述年代一般用世纪诸如17、18、19来表示而不像瓷器有对应的朝代。可知明中期以前的家具形态实际上在研究领域是一个空白,这就提供了一个机会,如能在这方面注意收藏,定会有所收获。3.我认识到中国的家具文化是丰富多彩的,各地都有不少地方风格的优秀作品,比如江浙一代的榉木家具,其实完全秉承了明式家具的风格,很多完全可以媲美黄花梨家具,可惜由于战乱频繁、气候湿热,大都毁坏、残缺,明代家具遗留下为数不多。而山西家具由于其独特的人文、地理、气候条件,相对其他省份就保留了较多的实物,这就给我的收藏提供了一个较易获得成功的源泉。4.最重要的一点是,当山西家具开始出现在市场上时,绝大多数还在一味追求黄花梨家具或其他硬木家具,对如此精彩的家具只因为不是硬木而不屑一顾,或者得到也不当回事,只做为一般柴木家具对待,这对我正好是天赐良机。在我看来,漆木家具有以下一些优点:一、款式多姿多彩,非常个性化、人性化,艺术发挥空间更大。震撼力强,诸如圈椅、南官帽椅、海棠椅。二、作伪较难,相比黄花梨及硬木家具较易作伪,干皮壳的柴木作伪难度更大。三、精品存世量少,但价格合理。四、在早期家具中,并无黄花梨家具出现,所以这也是唯一选择。五、在使用过程中,由于油漆年久脱落,失去原有外观,但细查造型做工,仍可显现当年的时代风貌。在今天来说,不妨作为一种选择。虽然外表不完美了,但骨子里依然是一件好的明代家具,仍旧难能可贵,如能细心发掘,对于爱好者来说,花不多的钱买到好东西,当然是一种难得的乐事。六、细查文献资料,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