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素瘤恶性黑素瘤讲义.ppt
上传人:你的****书屋 上传时间:2024-09-13 格式:PPT 页数:19 大小:2.5MB 金币:9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黑素瘤恶性黑素瘤讲义.ppt

黑素瘤恶性黑素瘤讲义.ppt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9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9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黑素瘤恶性黑素瘤重点难点黑素瘤(melanoma)又称恶性黑素瘤(malignantmelanoma),是来源于黑素细胞、恶性程度较高的恶性肿瘤,多发于皮肤、皮肤-黏膜交界、眼脉络膜和软脑膜等处。此病发生与以下因素有关:5.其他因素不典型痣/发育异常的痣。痣数目增多(特别是大痣)。红头发蓝眼睛/Fitzpatrick皮肤分型为I型/褐色素为主的浅肤色型人种。外伤、病毒感染等。遗传突变:CDKN2a、CDK4、MC1R、BAP1等黑素瘤易感基因多态性或突变为本病危险因素之一。皮肤性病学(第9版)1.基本特点我国常见类型,约占亚洲人黑素瘤的50%。2.好发部位掌跖、甲、甲周。3.预后进展快,易发生溃疡和转移,存活率低。1.好发人群及部位(1)好发于老年人。(2)日光暴露部位,常由恶性雀斑样痣发展而来。2.典型皮损(1)淡褐色或褐色不均匀色素性斑片。(2)边缘不规则,逐渐向周围扩大。3.预后生长慢、转移晚。(一)组织病理病理变化:表皮和真皮内可见较多分散或成巢分布的黑素瘤细胞,瘤细胞沿水平和垂直方向扩展,浸润至真皮深层。部分瘤细胞形成结节状。瘤细胞呈异型性,可见明显核分裂,胞质内可见较多色素颗粒。(二)免疫组化抗S-100蛋白、抗HMB-45、抗Melanin-A(+)等有助于诊断。1.影像学检测由于黑素瘤易出现腹盆腔淋巴结和肝脏转移,因此有必要进行腹盆腔增强CT检查PET-CT淋巴结超声2.基因检测欧美国家较为成熟的靶点是BRAF、CKIT、NRAS,与预后、分子分型、晚期治疗相关。(一)诊断依据1.临床表现2.组织病理特征、免疫组化(二)鉴别诊断1.痣尤其是交界痣和复合痣。2.色素性基底细胞癌3.脂溢性角化病4.化脓性肉芽肿5.Kaposi肉瘤6.甲下外伤性血肿皮肤性病学(第9版)(一)手术治疗原发灶手术切除,肿瘤厚度>1mm或者溃疡的患者推荐进行前哨淋巴结活检,厚度为0.76~1mm者可结合临床考虑行前哨淋巴结活检。(二)辅助治疗1.已转移患者联合化疗。2.肢端恶黑可采用局部灌注化疗。3.内脏及中枢神经系统转移灶放疗可缓解压迫症状。皮肤性病学(第9版)恶性黑素瘤来源于黑素细胞,恶性程度高。临床特点上主要有肢端雀斑痣样、恶性雀斑痣样、结节性、浅表扩散性黑素瘤四种类型。恶性黑素瘤的典型组织病理变化为表皮或真皮内分散或巢状黑素瘤细胞,沿水平和垂直方向扩展,可深达真皮和皮下。黑素瘤细胞呈异型性。形态可呈多样性,以梭形和上皮样细胞为主。黑素瘤治疗方法多样,手术切除为理想疗法,可联合化疗和放疗;近年来在免疫治疗、靶向治疗方面有所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