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出师表》及《贞观政要》节选对比阅读《出师表》及《贞观政要》节选对比阅读【甲】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得裨补阙漏,有所广益。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之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也。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亮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节选自《出师表》)【乙】贞观二年,太宗谓房玄龄等曰:汉、魏以来,诸葛亮为丞相,亦甚平直,尝表①废廖立、李严②于南中,立闻亮卒,泣曰:吾其左衽③矣!严闻亮卒,发病而死。故陈寿④称亮之为政开诚心布公道。尽忠益时者,虽仇必赏;犯法怠慢者,虽亲必罚。卿⑤等岂可不企慕及之?(节选《贞观政要》)【注释】①表:指上表建议。②廖立、李严:蜀汉之臣。③左衽:古代少数民族衣襟左开,借指异族入侵而亡国。④陈寿:西晋人,著有《三国志》。小题1: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A.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痛恨:仇恨)B.亦甚平直(平直:公平正直)C.先帝不以臣卑鄙(卑鄙:身世卑微、见识短)D.立闻亮卒(卒:死了)小题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句:以昭陛下平明之理A.愚以为宫中之事,B.家贫,无从致书以观C.汉、魏以来,诸葛亮为丞相D.固以怪之矣小题3:下面对【甲】【乙】两文的内容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甲】文中,作者列举宫中府中的事例,突出郭攸之等人的忠诚,希望后主广开言路。B.【乙】文表现了诸葛亮为政以诚心待人,坦白无私,对仇家、亲人赏罚分明。C.【甲】文中,诸葛亮在执法方面主张惩罚应皇宫中的人和丞相府中的人应有所区别,分开对待。D.【乙】文中,诸葛亮曾经上表建议把廖立和李严贬到南中,但当廖立和李严听说诸葛亮去世都伤心痛苦,说明诸葛亮做事非常公平正直。小题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1)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2)卿等岂可不企慕及之?参考答案:小题1:A小题2:B小题3:C小题4:(1)如果有作奸邪事情、犯科条法令,或做了好事对国家有贡献的人,都应交给主管的官员判定他们惩罚或者奖赏。(3分)(2)你们怎么能(可以)不羡慕他并想做到(像)他那样呢!(3分)课外文言文翻译:贞观二年,唐太宗对房玄龄等大臣说:三国时期,诸葛亮为蜀汉的丞相,治国也是坦荡无私,公正无偏。他曾经上表皇帝,把廖立、李严两位大臣贬到南中做普通老百姓。廖立听到诸葛亮去世的消息,哭着说道我要一辈子呆在南中边地了。李严听到诸葛亮死的消息,居然发病死了。因此史官陈寿说,诸葛亮治理国家,诚心而公正,对国家忠心并有贡献的,就是仇人也奖赏,对触犯国法,不好好工作的,就是亲人也要处罚。你们怎么能(可以)不羡慕他并想做到(像)他那样呢?小题1: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含义的理解和识记,要求学生对重点词语的解释进行重点识记。还要求学生对文章熟读,书读百遍,其义自现。A:痛恨:痛心和和遗憾。小题2: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含义的理解和识记,要求学生对重点词语的解释进行重点识记。还要求学生对文章熟读,书读百遍,其义自现。例句中的以与B选项中的以副词,来、用来。小题3:试题分析:皇宫中和丞相府中的人应有所区别,分开对待错,应该是皇宫中和丞相府中的人,都是国家的官员;升降官吏,评论人物,不应该因在宫中或在府中而异小题4: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和翻译能力,要求学生多读文章,掌握文意,尤其是重点词的翻译。注意1句若刑赏的意思。2句卿等企慕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