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了解甘肃深厚的文明兰州五十一中政治教研组张绍轩一、校本教材:了解甘肃深厚的文明二、选题依据:1、现实启迪兴趣我们生活的甘肃,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深厚文化积淀的神奇土地,我省专家经过十多年对大地湾遗址的考古发掘及深入研究,以及对大地湾遗址周围地区的考古研究表明,甘肃东部地区是中国文明起源地之一,也是孕育周、秦、汉、唐等文明古国的核心地之一。这一结论日前已被我国史前考古研究的权威认同。但在日常生活中,外地人经常误会甘肃,以为甘肃就是茫茫大漠、沙尘暴策源地,人们还需要骑着骆驼生活。2、志愿者引发思考自从2008年起我在甘肃省博物馆做志愿者以来,对甘肃历史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逐渐加以研究,被甘肃博大精深的文化所震撼,于是萌生需要让我们的中学生了解甘肃,向学生介绍甘肃,从而激发学生热爱甘肃的信念。3、新课程带来契机自2010年秋季开始,我省全面开始新课程的实施,在新课程的体系中,刚好有了可以自选教材的机会,给老师和学生赋予了充分的自主选择权,于是我的这种愿望日益强烈,想让我们高一的学生,利用选修课的时机,多了解一些我们所生活着的这块神奇土地,深厚的文化积淀。三、校本课程实施的意义利用甘肃博物馆的课程资源对学生进行热爱家乡、进而热爱祖国的爱国主义思想教育,以增强学生建设家乡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使抽象的政治思想教育转变为形象、具体的乡土教育,这种转变将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和情操。因此,开发博物馆的课程资源,发掘甘肃悠久历史、灿烂文化、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生动、具体的素材,选修课的开设和课堂教学的有机整合,对实现政治课的教育功能具有特殊的意义。政治课堂教学中能较好地利用乡土课程资源,可加强学科知识的实践性,丰富政治教学内涵,更可以扩展政治教学的外延,增强学生探究知识的兴趣,激发其热爱乡土的情怀,最终达到传承社会文明,凸显乡土文化特征,真正实现政治学科的教育价值的课程目标。四、与本课程相关的已有研究的论述几年来,专家学者对甘肃文化从不同层面做过大量研究,但很少有专门写给中学生,系统论述甘肃历史文化发展,教育学生热爱家乡的;博物馆的工作人员主要研究文物考古、发掘及相关事宜,从事专业研究,也没有专门针对中学生的教育,有的只是普及性的免费开放,借博物馆的展览大厅,展示文物,宣传甘肃,五、《了解甘肃深厚的文明》校本课程成开发计划第一章、沧海桑田,人类起源前的甘肃一、宇宙的起源二、甘肃古生物化石的分布及类型1、甘肃古生物化石分布2、甘肃恐龙化石的类型3、甘肃黄河古象第二章、文明初现史前文明-甘肃彩陶文化一、彩陶的起源及历史背景(一)陶器的发明1.陶器起源的推测2.早期陶器的考古发现3.甘肃彩陶源远流长的历史背景(二)甘肃彩陶的时空分布二、彩陶之乡的远古文明1.彩陶初始期——大地湾文化=1\*GB3①考古发现和分布范围=2\*GB3②文化特征与最早的彩陶.文化特征.彩陶的鼻祖2、彩陶繁荣期——仰韶文化=1\*GB3①考古发现和分布范围=2\*GB3②.甘肃境内的仰韶文化仰韶文化早期.概况.文化特征.彩陶的特征和纹饰.精品举例仰韶文化中期.概况.文化特征.精品举例仰韶文化晚期.概况.丈化特征.精品举例3、彩陶鼎盛期——马家窑文化考古发现、分布范围及文化分期=1\*GB3①马家窑文化早期——马家窑类型.文化特征.精品举例=2\*GB3②马家窑文化中期——半山类型.文化特征.精品举例=3\*GB3③马家窑文化晚期——马厂类型.文化特征.精品举例4、彩陶衰落期——齐家、四坝、辛店、沙井文化(一)齐家文化.发现及分布.文化特征.精品举例(二)四坝文化.发现及分布.文化特征.精品举例(三)辛店文化.发现及分布.文化特征.精品举例(三)沙井文化1.发现及分布2.文化特征3.精品举例第三章、丝路文明世界文化大运河一、丝绸之路的前奏1、交流前沿2周秦光华=1\*GB3①周朝的创业兴邦=2\*GB3②秦在甘肃的崛起3马背文明二、丝绸之路的开拓1、张骞凿空、建郡设关2、天马西来:国家旅游标志——铜奔马3、丝绸锦绣4、科技艺术5、墓室壁画三、丝绸之路的繁荣1、商旅往来2、佛陀之光3、乐舞翩跹4、丝路奇珍四、丝绸之路的绵延1、宋元文化多彩2、元代织金锦3、瓷器生辉兰州五十一中政治教研组2010年9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