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自发性气胸与胸痛---自发性气胸的诊断与处理气胸是引起胸痛的主要原因之一定义:自发性气胸是指因肺部疾病使肺组织和脏层胸膜破裂,或靠近肺表面的细微气肿泡破裂,肺和支气管内空气逸入胸膜腔。及时处理可治愈,否则可危及生命。病因:自发性气胸大多数由于胸膜下气肿泡破裂引起,也见于胸膜下病灶或空洞溃破、胸膜粘连带撕裂等原因。胸膜下气肿泡可为先天性,也可为后天性;前者系先天性弹力纤维发育不良,肺泡壁弹性减退,扩张后形成肺大泡,多见于瘦长型男性,肺部X线检查无明显疾病。后者较常见于阻塞性肺气肿或炎症后纤维病灶的基础上,细支气管半阻塞、扭曲,产生活瓣机制而形成气肿泡,胀大的气肿泡因营养、循环障碍而退行变性,以致在咳嗽或肺内压增高时破裂。主要临床特征:1.突然发生胸痛,呼吸困难,胸闷,严重者烦躁不安、大汗、紫绀,呼吸加快,脉搏细速,甚至休克。2.气管向健侧移位,患侧胸部饱满,呼吸运动减弱或消失,叩诊呈鼓音,语颤及呼吸音减弱。提示诊断的线索:①突发的不明原因的胸痛、呼吸困难,或在原有呼吸困难的基础上气促突然加重,用原发疾病不能解释者。②突然发生剧烈胸痛伴呼吸困难,除外心肌梗死和肺梗死者。③不明原因的病情进行性恶化,短期内出现心慌、出汗、面色苍白或发绀,和(或)意识障碍者。④喘憋症状突然加重,双肺或单肺布满哮鸣音,而各种解痉药、皮质激素、氧疗及抗生素治疗无效者。⑤迅速或进行性加重的发绀。主要辅助检查:1.X线检查:可靠简便,气胸侧透明度增强,无肺纹理,肺萎缩于肺门部,和气胸效界处有清楚的细条状肺边缘;少量气胸则占据肺尖部位,使肺尖组织压向肺门;如有液气胸则见液平面。2.CT:对胸腔内少量气体的诊断较为敏感,胸膜腔内出现极低密度的气体影,伴有肺组织不同程度的压缩萎缩改变。3.胸腔镜:发现气胸的病因,操作灵活,可达叶间裂、肺尖、肺门,几乎没有盲区,观察脏层胸膜有无裂口、胸膜下有无肺大泡及胸腔内有无粘连带。主要的鉴别诊断:1.COPD加重期:气胸量小时很难从症状区别,需借助辅助检查鉴别。2.肺大疱:肺大疱发生发展缓慢,X线胸片上透亮度增加的区域内仍可见细小条纹影,诊断性穿刺排气后大疱影大小不变而有别于气胸。3.胸腔积液:胸腔积液患者也常表现为胸痛和气促,但体检和X线检查为积液征而别于气胸。4.心肌梗死:张力性气胸临床表现有时酷似心肌梗死,表现为突发剧烈胸痛、气促、呼吸困难、心慌、面色苍白或发绀、大汗、烦躁不安等,但张力性气胸患侧明显的胸腔积气征和气管对侧移位有助于鉴别,X线检查及诊断性穿刺可确诊。5.支气管哮喘发作:部分老年气胸患者表现类似于哮喘样发作。胸腔积气征、对解痉剂-皮质激素-氧疗无效、抽气后呼吸困难及哮鸣音消失而别于哮喘。治疗措施:除镇静、止咳、通便等对症及原发病治疗外:(1)吸氧。(2)轻度(如肺压缩不超过20%)闭合性自发性气胸无明显症状者可不抽气。经休息,气体可自行吸收而痊愈。(3)抽气减压:先用人工气胸器测量胸腔内压力,如为正压,应立即抽气,每抽气300~500mi测压力1次,直到压力表指示接近零时停止抽气。留气胸针3~5min,即可拔针。如压力又复升高,则为张力性气胸;如虽反复抽气,压力仍无显著变化,则为交通性气胸。两者均应改为用套管胸腔闭式引流术,必要时负压吸引。(4)复发性气胸,可在气体很少时,胸腔内注射滑石粉、短小棒状杆菌或50%葡萄糖液作胸膜粘连治疗。(5)内科治疗无效者,可采用胸腔镜或开胸肺组织裂口修补手术。1.胸腔积液,发生率30%~40%,多在气胸发病后3~5天出现。2.脓气胸,继发于金葡菌、厌氧菌或革兰阴性杆菌引起。3.血气胸,气胸引起胸膜粘连带中的血管撕裂而导致。胸腔穿刺为全血。4.纵隔气肿,多并发于张力性气胸。5.呼吸衰竭,继发于COPD的老年气胸很常见的合并症。6.循环衰竭,多并发于张力性气胸。8.心力衰竭,多见于患有严重心脏病的老年气胸病人。预后和预防预后:自发性气胸复发率高,19%~36%,其中近70%在半年内复发,并可多次复发,尤其是仅给予一般疗法或穿刺排气者,胸膜粘连术复发率低。气胸的病死率为9%~32.9%。病死率与肺压缩程度成正比,高龄、基础病变严重、张力性气胸及有合并症者预后险恶。是否及时施行闭式引流将大大影响预后。预防:气胸预防的关键是积极防治原发疾病。对于有肺大疱的老人、尤其是有气胸病史者应保持大便通畅,避免劳累和负重。反复发生气胸者胸膜粘连术是防止再发的主要方法。气胸是引起胸痛的主要原因之一定义:自发性气胸是指因肺部疾病使肺组织和脏层胸膜破裂,或靠近肺表面的细微气肿泡破裂,肺和支气管内空气逸入胸膜腔。及时处理可治愈,否则可危及生命。病因:自发性气胸大多数由于胸膜下气肿泡破裂引起,也见于胸膜下病灶或空洞溃破、胸膜粘连带撕裂等原因。胸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