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会计学第一章概述2.碾压(niǎnyā)混凝土主要优点3.碾压(niǎnyā)混凝土坝的型式§1—2中国碾压(niǎnyā)混凝土筑坝技术及其发展表2高于100m的碾压(niǎnyā)混凝土坝自普定成功建成第一座碾压混凝土高拱坝后,碾压混凝土拱坝在我国很快得到公认,迅速推广发展,并在设计和施工中也形成较有特色的技术体系。现在已建成14座,在建6座。其中高度达百米级以上的7座(见表2)。沙牌拱坝高132m,目前正在设计和拟建140~160m的高拱坝。20世纪90年代末至21世纪开始出现百米级双曲薄拱坝。目前这些坝上游面均未发现裂缝和坝体渗漏现象,设置的几种分缝结构也正常发挥作用。碾压混凝土围堰具有显著的施工速度快,适用溢洪过流能力强的特点,现已修建21座。其中三峡三期围堪、龙滩上围堪和构皮滩上围堪,高度均在70m以上,已属于高混凝土坝。这些围堪最长的仅用4~5个月。在一个枯水季内全部顺利建成,并及时投入运行,当年拦洪、过流、度汛、有的围堰还经受多次大流量溢流考验。所有围堰均没有明显渗漏现象,并一直安全运行。我国碾压混凝土筑坝技术,自坑口第一座坝初步形成具有我国特点的技术模式后,在这一基础上,经过多年设计、科研、施工和管理等各方面人员的奋发开拓,不断提高完善,形成了不设纵缝富浆碾压混凝土防渗、低水泥高掺粉煤灰(或矿碴类掺和料)、低VC值、大仓面连续浇筑、斜坡铺筑碾压以及变态混凝土代替常态混凝土等一整套技术路线,并在设计、材料、施工工艺等方面进行一系列改革、创新,形成若干新的理念与思路。工程实际应用表明,碾压混凝土坝施工速度快,混凝土质量好,且节省造价,坝体安全可靠。对于(duìyú)这种水泥用量很少、胶材用量不多的干硬性混凝土,经过防渗、防裂、抗冻、耐久性及热学等方面的研究分析,确认具有良好、可靠的性能,已形成广泛而牢固的共识。这是肯定和发展碾压混凝土筑坝技术的基本点,也是进一步改进、完善坝工设计,提高施工质量,获得技术、经济效益的基础。在碾压混凝土筑坝的技术规程、规范的基础上,经过不断总结经验,紧跟技术发展,先后在设计、施工和材料方面分别依据原有的"准则"、"导则"制订出行业专用规范。例如,《水工碾压混凝土施工规范》、《碾压混凝土实验方法》、《碾压混凝土重力坝设计规范》、新订《混凝土重力坝设计规范》(水电系列,其中含碾压混凝土部分)。这些规程规范的编制、发布、实施,标志着碾压混凝土筑坝技术的成熟。在"六五"、"七五"、"八五"和"九五"国家科技攻关中,对碾压混凝土高坝、碾压混凝土拱坝做了大量科学研究、试验等专题安排,参加科学试验的单位近百个,人员涉及设计、科研、施工、教学、机械设备、施工材料、基础理论等各方面的专家、教授和工人。获得的成果,很大部分直接转化到工程的设计和施工中,取得明显技术、经济效益,为发展我国碾压混凝土筑坝技术铺垫了雄厚扎实的基础。其中不少成果通过工程建设获得科技进步奖。例如,普定、沙牌碾压混凝土高拱坝,分别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二等奖;江垭,大朝山,龙首等工程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二等奖;棉花(miánhua)滩,大朝山电站工程,基于优良的碾压混凝土坝工程质量,获得鲁班奖。招徕河百米级碾压混凝土双曲薄拱坝,获2005年度企业十大技术创新奖。这些奖项反映出碾压混凝土筑坝技术确有较高的技术含量和技术推进。通过二十多年的科技开发和百余项大坝工程实践,锻炼造就了一大批从事碾压混凝土筑坝工程设计、施工、科研、设备制造、工程管理等方面专业新生力量和技术队伍。就已建和在建的工程而言,从事有关碾压混凝土坝工程设计的单位,有原水利、电力两部直属设计研究院,长江委、黄委设计院。还有17个省区属水利水电设计研究院(如:辽宁、吉林、延边、河北、山西、甘肃、新疆、云南、贵州、四川、浙江、福建、广东、广西水利、广西电力、湖南、湖北、安徽等)也承担不少百米级以上高碾压混凝土坝工程的设计。参加(cānjiā)碾压混凝土坝工程施工的单位,除中国水利水电工程集团公司、葛洲坝集团公司及武警水电指挥部外,还有一些省属水利、水电施工队伍,共24个。部分工程局目前正在承担4~6座百米级高碾压混凝土坝的施工。总之,我国碾压混凝土筑坝经历的道路是健康扎实的,有技术发展成就的,建成的工程是安全的。2经验(jīngyàn)与特色通过钻取岩芯对层面和缝面进行专门检查和分析,表明层面的折断率一般仅5%~6%左右,缝面的折断率约7%~9%。层面不是主要薄弱环节,相对而言缝面折断还高些。这种缝面折断与缝面处理技术、处理质量有直接关系。其效果与常态混凝土的缝面处理是同样的,不是碾压混凝土等有的层面结合问题。大量取芯检验成果表明碾压混凝土不再是千层饼工程,也不是原发性固有的缺陷,依现有技术,层间结合问题是可以(kěyǐ)正常解决的。碾压混凝土的热学特性是大坝简化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