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第4单元 方向与位置 用数对确定位置 青岛版.pdf
上传人:文库****品店 上传时间:2024-09-11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199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五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第4单元 方向与位置 用数对确定位置 青岛版.pdf

五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第4单元方向与位置用数对确定位置青岛版.pdf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用数对确定位置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用数对确定位置》。接下来,我将从说教材,说教法学法,说教材设计,说板书设计四个方面展开我的说课。一、说教材首先说教材,《用数对确定位置》是青岛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信息窗1的内容,属于空间与图形领域的知识。在学习本课内容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用前后、左右、上下等表示物体的位置和东西南北等八个方位及认识简单的路线图等知识。已经有了进一步学习相关知识的基础。这部分内容对学生认识自己的生活环境、发展空间观念具有重要的作用。课程标准要求:在具体情境中,能用数对来表示位置,并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基于对教材的理解和分析,结合课程标准,我确定如下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具体的情景中认识列、行及数对的含义,会用数对表示具体情境中的位置。2、使学生经历由具体的座位图到抽象成用列、行表示平面图的过程,提高抽象思维能力,发展空间观念。3使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增强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的意识。依据教材的编写意图和学生的认知规律,如果学生能够理解行与列以及数对的含义,用数对表示具体情景中和方格纸上的位置就迎刃而解了。让学生学生能够理解行与列以及数对的含义则是教学的重点。为了更好的完成教学任务,发展学生能力,我准备了:多媒体课件、方格纸、水彩笔等教具。学生准备:铅笔、练习本等学习用具。二、说教法教育家布鲁纳说过:“教学不是把学生当成图书馆,而是培养学生参与学习的过程。”五年级的学生已有了一定的知识储备,思维活跃,但这部分的内容有些抽象,为了更好的完成本节课的教学任务,突出重难点。因此我在设计时用多媒体辅助我的教学。渗透教法时,根据本节课的特点,结合小学生的认知规律,学法确定为:观察法、探索法、讨论法等。让学生主动参与、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三、情境互动说流程。在明确了教法和学法后,为有序有效的进行教学,我将教学过程精心设计成了“创设情景,激趣导入“合作交流,探究新知”“练习巩固,拓展提高”“总结评价,布置作业”四个环节。第一环节:创设情景,激趣导入借助多媒体课件出示生活情景:同学们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了礼物,我把礼物放在了一个盒子里,谁来找一找,记住每人只有一次机会。一开始学生无从下手,于是老师给出提醒,(第4列第3行)。由于大家理解的不一样,大家不能很快的找出礼物,为了交流的方便,需要给出统一的规定,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内容——如何确定位置。板书:确定位置。在这个环节中,学生能根据自己已有的生活经验确定一个物体的位置,结果发现每个人观察的顺序不同,礼物的位置也不相同,进而激发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看世界”.落实新课标的要求,凸显青岛版教材的特点。第二环节:合作探究,探究新知。进行完第一环节,顺理成章的进入第二环节,这一环节我分三个层次组织教学。第一个层次——学习列、行的含义和确定第几列、第几行的规则。首先,在上面的争论中,很自然的水到渠成的引出列的含义:为了统一标准,我们把竖排叫做列,横排叫做行,一般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出示多媒体课件,展示一幅学生非常熟悉的座次图,引导学生认识列和行。老师和学生同为观察者,观察座次图从左向右数是列,从前向后数是行,(板书:列左右行前后)。课件演示小强的位置是第3列第2行(板书:小强第3列第2行)引导学生先找到第3列,再找到第2行,就能找到小红的位置。然后分别写出小红、小明在第几列第几行。在教室里也有列和行,以老师为观察者,认识列和行,然后学生说说自己的位置,和好朋友的位置,在游戏中巩固第几列第几行的描述方法,并感受利用列和行确定物体的准确性。这一层次,以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为落脚点,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引入,还数学的本来面目,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第二个层次——互相交流,比较分析。数学除了追求准确还追求简洁,小强所在的位置第3列第2行,你能用简洁的方法记录下来吗?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学生可能会出现很多不同的表示方法:3.2;3*2;(3,2);3,2通过全班交流和争论,让学生逐一发现每种方法的优缺点,从而确定最科学的记录方法:(3,2)。(板书:数对(3,2)在这里,我还设计了一个小环节:让学生用数对表示自己的位置,先把它写在练习本上,然后记录表示自己的前后左右的数对。这一层次发散学生思维,让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自主发现多种方法,在老师的点拨下,找到最优的一种方法。在学生的思维碰撞中,学生的情感体验和能力都得到了发展。第三个层次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课件出示座位图,同样的道理,我们的座位图也可以更简洁。这时如果用竖线表示列,横线表示行,你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