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巴州乡村游发展概况自2006年以来,巴州乡村旅游工作在上级党委、政府和自治区旅游局的领导下快速发展。到2012年,全州星级农牧家乐已发展到106家,年接待游客近100万人次,营业收入1.2亿元,同比增长27%和83%,直接从业人数达到2200余人。这些发展成果主要得益于自治区旅游局以及巴州和静县、尉犁县等县市相继出台了扶持奖励政策,同时在富民建设工程和产业结构调整中,农牧民实实在在的看好乡村游为自身带来的实惠,尝到了甜头。在全州106家星级农牧家乐中,五星级1家占到总量的近1%;四星级1家占到近1%;三星级48家占到45%、二星级25家占到25%;一星级31家占到31%。高星级农牧家乐起到了非常强的引领作用。巴州旅游局每年有组织的开展县域之间的相互评定和交流会活动,为提升经营管理水平、提高服务质量产生了极大的推动作用。社会间的交往增多,农牧家乐的发展势头强劲。要说明的是:以强化发展大旅游创建国家5A景区为依托,以乡(镇)村为基本单位的农牧家乐的发展初见端倪。和静县及其和静县巴音布鲁克镇和巩乃斯乡,博湖县大河口景区周边,尉犁县达西村周边,库尔勒中心城市及其库尔勒栏杆路一条街等农牧家乐都在向规模发展方向努力,“整体规划、统一开发、精细管理、风格迥异”的发展思路明确、特色非常突出。从目前的发展情况看,一是巴州高星级农牧家乐凤毛菱角,有待加速推动发展,切实突出区域特点和民族特色,不断提高综合功能。二是三星级农牧家乐希望创建更高星级农牧家乐的愿望非常强烈,给点阳光就灿烂;三是自治区将发展乡村游农家乐确定为富民工程后,各县市的积极性日益高涨,政策引领凸显,市场主体被激活。四是农牧区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加大,发展乡村游推动农牧民身份转变、增加农牧民收入,为缓解社会就业压力、维护团结稳定开辟了一条崭新思路。概括的讲,巴州农牧家乐还处在粗放型发展阶段,正在从放水养鱼向规模化发展方向转变。三星级农牧家乐在数量上的增加表明,各县市已经把这项工作放到了重要的议事日程,不断地引起各级党委政府的不同程度的重视,拿出具体的措施和办法。自治区旅游局出台的扶持政策已经催生出了基层不同形式的鼓励办法。自治州商务局会同巴州旅游局签发文件,对餐饮业的发展给予政策性资金支持。这些政策的出台极大地鼓舞了旅游企业。“政策引导,市场主体,规范管理,提升质量”的发展思路得到有效验证。我们将按照上级精神和市场发展需求,走出一条从数量型向质量型发展的路子,积极创建乡村旅游示范县市、乡镇、村组,推动乡村富民工程不断向前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