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语文上册《爬山虎的脚》教学设计精选.docx
上传人:fu****级甜 上传时间:2024-09-14 格式:DOCX 页数:42 大小:36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四年级语文上册《爬山虎的脚》教学设计精选.docx

四年级语文上册《爬山虎的脚》教学设计_2.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32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四年级语文上册《爬山虎的脚》教学设计四年级语文上册《爬山虎的脚》教学设计范文(通用10篇)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时常要开展教学设计的准备工作,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化规划教学系统的过程。那要怎么写好教学设计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四年级语文上册《爬山虎的脚》教学设计范文,欢迎大家分享。四年级语文上册《爬山虎的脚》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能流利的朗读课文,理清课文叙述顺序,能抓住课文主要内容。2、了解爬山虎脚的特点,学习作者的观察方法,培养细致、有序的观察习惯。3、背诵3、4自然段。教学准备:(1)爬山虎的脚爬墙示意图。(2)爬山虎实物。课时安排: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谜语导入,激发兴趣,引起注意上搭架,下搭架,条条青龙藤上挂。(丝瓜)上搭架,下搭架,串串珍珠藤上挂。(葡萄)二、回忆旧知识我们种丝瓜和葡萄都需要搭架子,不然,丝瓜和葡萄就不能往高处生长。爬山虎,也是一株软软的藤,可它不用搭架子,也能往高处爬,爬到墙上、屋顶上,岩石上,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它有脚。)哪些同学看见过真的爬山虎?你们平时看见的是爬山虎的什么?(叶子)那你们仔细观察过爬山虎的脚吗?叶圣陶爷爷就是一个善于观察、善于思考的人。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写的《爬山虎的脚》。三、对课题质疑,提出目标从课题上看,你认为课文主要写什么?还会写什么?这堂课我们就来研究爬山虎的脚有那些特点?四、整体感知课文,学习字词,理出重点1、请同学们自由地朗读课文,在读中注意这样两个问题:(1)圈出课文的生字新词。(2)课文那几个自然段写了爬山虎的脚?2、交流反馈:(1)请认为自己是学习最认真的一个同学当小老师,领读词语。嫩绿舒服均匀重叠空隙漾起拂过叶柄蜗牛紧贴蛟龙枯萎逐渐牢固(学生当小老师,增强自豪感,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2)课文那几个自然段写了爬山虎的脚?(第三自然段写了爬山虎的脚的生长位置、样子、形状。第四自然段写了爬山虎的脚是怎么爬的,第五自然段写了爬山虎脚的变化。五、自主探究,理解3-5自然段交流话题:爬山虎脚的位置、形状、颜色是怎样的呢?1、自渎第三自然段2、拿起笔画一画爬山虎的脚。交流反馈:为什么这样画?3、脚的样像什么?颜色是怎样的?第三自然段写了爬山虎的脚的生长位置、样子、形状4、实物对照,朗读。交流话题:怎么爬的1、自读第四自然段中,作者用了哪些十分贴切的动词写出了爬山虎爬的过程?(触、巴、拉、贴)“一脚一脚”换成“有步一步”有什么不同?看课件演示爬山虎爬的过程。2、觉得有趣吗?通过你的朗读表现出来吧。交流话题:爬山虎的脚有什么变化呢?谁能汇报你读这段的收获?(没有触着墙的,枯萎了,触着墙的,脚巴在墙上的相当牢固。)“……要是……休想……”说明了什么?可见爬山虎的脚巴住墙是多么牢固啊。风能掀下它,不让它继续往上爬吗?雨能阻挡它向上攀登吗?可见爬山虎的脚具有多么不屈不挠的攀登精神啊!现在你对爬山虎的脚产生了什么新的感受?请带着这种感受再读最后一自然段。六、引发期待,布置作业1、爬山虎的脚让我们大开眼界,爬山虎的叶子也与众不同哦,同学们可利用课余时间去观察学校的爬山虎,并把看到的记录下来。我们下堂课在交流吧!2、背诵课文3、4自然段。四年级语文上册《爬山虎的脚》教学设计篇2教学目标:1、认识“均、柄”等4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曲”,会写“虎、隙”等13个生字。2、能找出课文中写的准确形象的句子,感受作者的细致的观察。3、能说出爬山虎是怎样往上爬的,感受作者连续的观察。4、体会文章准确生动的表达。教学重点:领悟作者细心观察、连续观察的方法。教学难点:1、知道爬山虎是怎样一脚一脚往上爬的。2、把观察到的事物准确生动的表达出来。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学定标1、同学们,我们都知道,葡萄和丝瓜都是靠架子才能往高处攀援的植物,而爬山虎也是一种攀援植物,可它不用搭架子就能往高处爬,这是为什么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第10课《爬山虎的脚》(出示课题,和学生一起板书课题)2、谁知道老师为什么把“脚”这个字写得这么大吗?那按照他的意思,这个题目应该怎么读呢?(指名读、齐读)3、老师把这个字写得这么大,还有没有别的原因呢?相信学了这篇课文,你会有新的理解。首先让我们先来了解一下本文的作者,叶圣陶先生。二、模块探究模块一:检查预习初步分享1、我会读:重点讲解多音字“曲”。2、我会写:教师指导书写生字“虎”,书写提示:撇要伸展,横折弯钩要超出上部;“隙”,书写提示:左短右长,左边的第一笔横折弯钩要写的窄一些,右半部分的第一笔是竖,日要扁一点。模块二:初读课文理清脉络1、听读课文,思考问题:本文围绕爬山虎写了哪些内容?其中主要写的是哪个?2、学生思考后回答。模块三:学习作者细心观察事物的方法1、再读课文思考问题师: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再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