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结核药物的不良反应及处理-医学课件.ppt
上传人:你的****书屋 上传时间:2024-09-13 格式:PPT 页数:47 大小:1.2MB 金币:9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抗结核药物的不良反应及处理-医学课件.ppt

抗结核药物的不良反应及处理-医学课件.ppt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37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9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前言抗结核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是目前治疗结核病的两大障碍之一,因此,及时发现,减轻和排除不良反应,对确保治疗效果,减轻病人痛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抗结核药物发生的不良反应主要包括毒性反应,副作用,变态反应及特异质反应四种。毒性反应:药物对器官及组织的直接损害或刺激,可因蛋白合成酶系受抑制,也可与宿主原有的遗传缺陷或病理状态有关而引起,如用药剂量过大,时间过久,而引起机体功能失调或组织病理变化,称药物的毒性反应。如EMB对视神经、SM对第八对颅神经的损害。抗结核时联合用药时间相对较长,更易发生毒副反应。副作用:在治疗剂量时,药物引起的与治疗目的无关的作用,称副作用。是药物本身的药理作用。变态反应(或过敏反应、免疫副作用):个体对药物反应变质的方面不同于常人的反应,且有免疫机制参与者称为药物变态反应。特异质反应:特异质反应是由个体单基因遗传所决定,表现有少数遗传缺陷的人在特定生物化学(蛋白酶)功能方面的缺损,造成对药物的反应异常。如何判断引起不良反应的药物间接判断法:即停用引起不良反应的可疑药物,如停药后不良反应消失,即可证实该药就是产生不良反应的药品。无论是直接还是间接判断法,均属诱发试验。诱发试验的用药剂量从1/5左右开始,无反应时加至1/3-1/2全用,较为稳妥。诱发试验虽能较可靠地确定致敏性药物种类,但具有一定危险,甚至可造成死亡,故应严密慎重地在有应急设备条件下进行。除诱发试验外,还有:①皮内划痕试验及皮内注射试验,如青毒素试验。但SM皮内注射试验,其结果与临床是否发生变态反应,以及能否用药,并无绝对平行关系。②斑贴试验,用可疑药物配成1%-10%的水溶液,浸以0.5-1.0×0.5-1.0cm的纱布上,晾干后贴于肩胛间腔的一侧皮肤上,再用纱布封好,在24-48小时有搔痒感觉,即为阳性,该试验安全可靠。但宜用新鲜配制的溶液或软膏为佳。抗结核药物最常见的不良反应常用抗结核药物的主要不良反应异烟肼的化学结构异烟肼的不良反应异烟肼的不良反应利福平的化学结构利福平的不良反应利福平的不良反应利福平的不良反应吡嗪酰胺的化学结构吡嗪酰胺的不良反应乙胺丁醇的化学结构乙胺丁醇的不良反应链霉素的化学结构链霉素的不良反应不良反应的临床对策胃肠道反应的临床对策胃肠道反应的临床对策肝损害的临床对策肝损害的临床对策肝损害的临床对策肝损害的临床对策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对策过敏反应的临床对策过敏反应的临床对策高尿酸血症的临床对策视神经损害的临床对策耳毒性的临床对策肾毒性的临床对策血液学异常的临床对策类赫氏反应的临床对策抗结核药物临床应用中应注意的特殊情况②使用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时,应按正常剂量的1/2-2/3量给予,在规定时限内适当长服药间隔时间。③70岁以上老年人,一般不主张使用乙胺丁醇和吡喹酮类,非用不可时,也只能以小剂量,严密观察下使用。由于抗结核药物的毒副作用对儿童的损害有时是终身的,难以逆转,所以要特别小心。①14岁以下儿童抗结核时,不主张用氨基糖甙类(尤其是链霉素),吡喹酮类和乙胺丁醇。②异烟肼的副作用不仅是使注意力不集中,而且可以降低儿童记忆力,不宜长期使用。妊娠期间的抗结核药物应用结核病人的治疗时间相对较长,同时使用几种抗结核药物,难以确定何种药物影响胎儿发育,所以在治疗期尽可能不要怀孕。一旦怀孕,在妊娠初三个月内禁止使用RFP,1314TH、1321TH在妊娠期全程禁止使用,其它药物对胎儿的影响尚难以确定。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