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测量基础与计量仪器校正管理目录第一章:计量仪器管理的重要性(2)计量是客观评价产品优劣的最终技术手段。(3)计量是控制生产过程工艺参数,确保加工质量的主要技术措施。生产中各工序的控制参数,都必须通过计量器具的检测才能显示出来。质量管理的基本方法是PDCA循环,在采取管理措施时的主要依据还是计量数据,计量检测工作是全面质量管理的技术基础,也是技术进步的前提。1-2成本考量节能降耗的重要手段。如果在生产过程中采用先进的计量检测手段,提高自动、快速、连续测量的水平,甚至达到自动控制调节,就能严格按照工艺参数进行生产,既保证了产品质量,减少了废次品,又能大大降低消耗。企业经济核算的重要依据。加强企业管理、推行经济责任制、提高经济效益,必须在生产和管理之每个环节上都配齐计量器具,完善企业、车间、班组三级计量。1-3计量对现代社会的影响避免双方买卖的纠纷(交易证明用)。计量在安全方面的作用。计量在环境保护方面的作用在身体健康中的作用。第二章:法定计量单位2-2辅助单位2-3导出单位2-4词头2-5国家选定的非国际单位第三章测量方法与基础知识2.规律:数字1、2、3…9都可作为有效数字,只有“0”比较特殊。一般0在数字中间或数字后面都是有效数字。0在数字前面时,它只是定位数字,用来表示小数点的位置,而不是有效数字。3.加减后有效数字位数△在加减计算中,计算结果的小数点后位数,应与各加减数值中的小数点后的位数最少的相同。乘除后有效数字位数△在乘除计算中,计算结果有效数字位数,应与各数值中的有效数字的位数最少的相同。3-2误差误差来源方法误差仪器误差环境误差人员误差误差分配方案①相等影响原则若测量误差为Δ,则n个误差按平均分配原则进行分配,则每个误差可分配到(1/n)Δ②实际条件进行调整误差系统误差偶然误差系统误差1.系统误差:在相同条件下,多次测量同一量值时,误差的大小和符号保持不变;或在条件变化时,按某一确定的规律变化。系统误差可分为定值和变值系统误差①定值系统误差定值系统误差的发现定值系统误差可用实验法发现,如千分尺调零时就会发现定值系统误差。定值系统误差的消除定值系统误差可用修正法消除。②变值系统误差变值系统误差的发现变值系统误差通过对随机误差分布规律的检查来发现,常用残差观察法,如残差大体正负相间无明显规律变化可认为无变值系统误差;如呈周期或线形分布规律则可判定存在变值系统误差。变值系统误差的消除变值系统误差可用抵消法消除。⒉偶然误差①在一定测量条件下,多次测量同一量值时,误差的大小和符号以不可预定的方式变化的测量误差。②偶然误差一般呈正态分布且有界。③偶然误差可通过概率和数理统计方法,估算其范围,通过对测量数据的分析处理,减少其对测量结果的影响。粗大误差⒊粗大误差①超出在规定条件下预计的测量误差。这种误差是由于某种不正常的原因所造成的,如读数错误、突然振动等。②粗大误差明显歪曲了测量结果,应予以剔除。3-4精度准确度-系统误差的影响程度精密度-随机误差的影响程度精确度-综合影响程度(不确定度或极限误差表示)3-5偏差和公差偏差是指某一尺寸(实际尺寸、极限尺寸等)减其基本尺寸所得的代数差。残余误差多次测量,测得值与算术平均值的差。公差允许尺寸的变动量。3-6极限误差的确定随机误差的有界性可知,随机误差不会超过某一范围,测量极限误差就是指测量结果的误差极限范围。3-7测量方法:直接测量间接测量(喷涂漆的厚度)相对测量(标准件)绝对测量接触测量非接触测量(二次元,投影)单项测量综合测量离线测量(离开生产线)在线测量第四章计量仪器设备的选择②经济特性a.价钱便宜;b.操作、维护、保护和检定(或校准)费用少;c.能修理、寿命长;d.利用率高;e.使用时所须场地少;f.需操作人员少。选择原则技术先进、性能可靠、使用方便并节省投资。3.量程、分辨力等指标选择除准确度、稳定度以外,还要满足量程、分辨力要求。另外用于工艺过程监控的计量设备还要对动态性能予以考虑,如频率响应、响应时间及跟踪误差等指标要满足要求。4.稳定度的选择稳定度是指在规定的条件下,计量设备保持测量恒定不变的能力。选择考虑因素a.计量设备的工作原理;b.维护难易程度;c.构成材料、制造方法和组装,关键元件抗老化程度,能耗特性,耐磨损情况等;选择原则稳定度指标优于使用要求指标。5.准确度选择:a.经验选择:测量器具应根据被测量物体的测量准确度进行选择.所选用的测量器具的极限误差应不大于被测量物体的极限误差.通常为测量任务公差的1/3-1/10.b.安全裕度选择法:第五章计量仪器设备的使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