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重点校】内蒙古集宁一中(西校区)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
上传人:a是****澜吖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26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全国重点校】内蒙古集宁一中(西校区)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

【全国重点校】内蒙古集宁一中(西校区)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集宁一中2018—2019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高二年级历史试题第Ⅰ卷(选择题)一、选择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l.春秋战国至秦汉时期各种总想流派纷呈。有的学者对各种思想主张进行整理,将它们分别描述为“全面归服自然的隐士派”“专制君主的参谋集团”“劳苦大众的行动帮会”“拥有无限同情心和向上心的文化人的学派”。按顺序它们分别是()A.儒、道、墨、法B.墨、儒、法、道C.法、儒、道、墨D.道、法、墨、儒2.陆九渊认为,“理”不需要到身心以外的事物上去寻找,“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心就是天地万物的渊源。他提出求理的方法是()A.格物政知B.心即理也C.发明本心D.致良知3.“清明前后,种瓜点豆。”两千多年来,二十四节气在安排和指导农业生产过程中发挥了重大作用。这体现了我国()A.古代天文学的发展B.古代科学的实用性特点C.古代手工业的发展D.古代宗教迷信色彩浓厚4.《齐民要术》中“顺天时,量地利,则用功力少而成功多。任情反道,劳而无获”反映的农学思想是()A.因地制宜B.多种经营C.商品生产D.重农抑商5.从字体演变的角度分析,下图体现了汉字A.形象化的发展方向B.逐渐走向繁复化C.将写意发挥到极致D.实用性不断增强6.有人称,在“附庸风雅”的贵族文化之外,种新文化形态在崛起——植根于熙熙攘攘的商业生活、人头攒动的瓦舍勾栏中的“新文化”。这种“新文化”()A追求浪漫神秘的宏大气势B.注重铺陈排比的修阵手法C.适应了早期城市资产阶级D.休现了走向平民化的趋势7.“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这是北宋著名词人苏轼《念奴娇•亦壁怀古》中的名句。它反映出作者的词风是()A.刚健豪放B.清新婉约C.通俗易懂D.沉郁悲壮8.京剧研究学者刘老君在《浅谈京剧的发展——京剧与城市的关系》一文中认为“戏剧与城市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城市具有最先进的有关戏则发展的各种理念和资源。”这说明京剧产生的重要前提是()A.北京是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B.各地商人纷纷在北京建立会馆C.北京地区的贵族、官员十分多D.四大徽班相继到北京汇报演出9.马丁•路德在《九十五条论纲》中闸述了基督教徙有权读《圣经》和理解《圣经》,人人都可以直接与上帝沟通。这种思想的社会效果是()A.将人们从宗教迷信中解放出来B.天主教势力在西欧“大凡受过教育”C.动摇了上帝在人们心中的也位D.从神学角度论证了人的自由和独立10.恩格所说:“和启蒙学者的相关语言比起来,由“理性的胜利”建立起来的社会制度和政治制度竟是一幅幅令人极度失望的讽刺画”。这段话揭示了下列哪一文学现象产生的时代背景()A.古典主义文学B.启蒙运动文学C.浪漫主义文学D.现实主义文学11.哥白尼认为:“太阳居于宇宙中心静止不动,而包括地球在内的各行垦都绕太阳转动”,这一学说被当时人们视为一场“革命”。这是因为它()A.撼动了中业纪神学基础,显示了挑战权威的态度B.开创了近代实验科学,提出了研究自然的新方法C.概括了宁宙运动规律,指引人类认识自然的方向D.开辟了天文学新领域,标志近代自然科学的形成12.15世纪欢洲学者曼内带认为:“人来到世界,并非是为了经受苦难,而是为了享受快乐,世界是上帝创造的,但是,世界形成之后的一切,则是人类自己努力的结果”。这句话集中包含的思想是()A.民主主义B.浪漫主义C.理性主义D.人文主义13.某些画家根据光色原理对绘画色彩进行了大胆革新,打破了传统绘画的褐色调子,并直接面对自然风景写生,将光色瞬间变换的效果记录下来。这一绘画流派是()A.古典主义B.浪漫主义C.印象派D.现代主义14.位同学的研究性学才报告中,有以下几个小标题:“默片时代”“有声时代”“黑白时代”“彩色时代”。该同学的研究课题最有可能是()A.计算机的发展历程B.电影的发展历程C.互联网的发展历程D.电视的发展历程15.“中体西用”是对中西文化的一种重新审视,企图化解中西文化的冲突,实现一种中西文化的结合模式。此“模式”()A.宣传了西万先进科学技术B.消除了中西文化的差异C.动探了儒家思想主导地位D.意在建立君主立光制度16.梁启超在1901年发表的《中国积弱溯源论》中认为,中国积弱的根源是国人“不知国家与天下之差别“不知国家与朝廷之界限”“不知国家与国民之关系”。梁启超分析中国积弱的根源,其目的在于()A.唤起国人现代国家意识B.表达实业教国的紧迫性C.动员国民参加民主革命D.为推翻满清作思想准备17.有学者认为,近代中国资产阶级维新派和革命派的主张“殊途同归”。“同归”是指两派都致力于()A.实行三民主义B.实行君主立宪C.推动民主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