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木天线设计BDABP粗译.docx
上传人:王子****青蛙 上传时间:2024-09-13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26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八木天线设计BDABP粗译.docx

八木天线设计BDABP粗译.docx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八木天线设计PeterP.ViezbickeBG6ABP译内容1、介绍12、测量方法13、结果13.1反射器间距对天线增益的影响23.2不同的等长度引向器和间距对不同长度八木天线增益的影响23.3不同直径和长度的引向器对天线增益的影响63.4寄生元为最佳尺寸时横梁的尺寸对天线的影响63.5间距和分层对可实现的增益的影响64、设计八木天线165、结论216、感谢217、参考资料21表格和图列表表1六种不同的八木天线的寄生元的最佳长度7图1半波对称振子和反射器在不同间距单元间距下的增益3λ长的天线的三个反射单元的安排3λ长的天线的三角形健分布的反射器的安装4λ长引向器下与不同等单元间距的关系4λ长引向器下与不同等单元间距的关系5λ长引向器下与不同等单元间距的关系5图7不同长度八木天线的增益比较,以显示最大增益下的引向器最佳长度与最佳的统一引向器长度之间的关系8λλ的八木天线增益8图9显示单元直径-波长比与单元长度的不同关系的不同天线的设计数据9图10横梁对天线单元长度的影响10图11层叠型八木天线阵间距与增益的函数关系11λ的层叠组合组成的天线阵的水平距离与增益的函数关系11λ的方向图12λ天线的方向图12λ天线的方向图12λ天线的方向图13λ天线的方向图14λ天线的方向图14λ天线的方向图15图20例1中计算各单元长度时设计曲线的使用18图21例2中计算各单元长度时设计曲线的使用20八木天线设计此报告使用建模的技巧,给出不同长度八木天线的最佳设计方案。为了便于设计天线的实际长度――λλ长――频率范围适用于HF、VHF和UHF――这些资料都以图形数据的形式给出。我们也研究过在不同天线参数对可实现的增益的影响,其结果也在本文中给出。最后,为获得更高增益的两副或更多天线的层叠结合天线阵的辅助数据我们也在本文中给出。关键字:天线、引向器、驱动单元、增益、方向图、反射器、八木天线。介绍八木-宇田天线[1](通常称为八木天线)是H.八木博士和S.宇田教授于1926年发明的。八木天线通常由一定数目的引向器和反射器组成,当它们适当地安装在支撑梁上时,可以增加天线在某个方向上的辐射强度。自从八木天线诞生以来,就出现了大量有关八木天线的分析、设计以及使用的报告[2、3、4、5、6、7、8、9]。然而,似乎很少有关于寄生元直径、单元长度、单元间距、支撑梁的影响、多反射器以及总长度对增益的影响的报道。本报告给出了由国家标准局所作出的有关以上各方面的大量的测量结果,这些结果均以图形数据的形式给出,以方便天线的设计从而获得最大的增益。此外,我们也给出了层叠型天线(一副天线在另一副天线的上方)的设计标准。天线的增益是基于与测试的八木天线有相同离地调试的水平对称振子天线的分贝数(dB)。测量方法(略)结果本次实验研究的测量结果均以图形数据的形式给出,我们的用意是为大家提供一种设计实际的天线并获得最高增益的简单的方法。这些测试的目的在于获得以下数据:a反射器间距对天线增益的影响b不同的等长度引向器的间距和数量对八木天线增益的影响c不同直径和长度的引向器对天线增益的影响d寄生元为最佳尺寸时横梁的尺寸对天线的影响e间距和分层对天线增益的影响f不同天线的方向图反射器间距对天线增益的影响本文涉及的实验的天线的横梁都是用树脂玻璃做的材料,安装在离地面3λ高。除了在3.3和3.4节中指出的例外,所有寄生元都是用直径为0.63cm(1/4寸)的铝管做成。八木天线的驱动单元和参考的半波对称振子天线均采用半波长折合振子,使用双支节匹配到50Ω。λ。在以后的测量中一直采用此反射器与对称振子的间距。然而,对不同参数的天线反射器的长度均作了优化以获得最大增益。我们采用图2所示的反射器设置又获得了0.75dB的额外增益。λ长的八木天线中采用了这样的安排,其它长度的天线也应可以实现相似的优化设计。图3为实验中的一副天线。λ长八木天线。我们分别测试了不同的反射器形状:全面反射表面、抛物面和角状反射器。另外,我们也把不同形状的表面放置在驱动单元后的不同距离以作测试。在测试过的组合中,图2所示的那个获得了高于单一反射器最多的增益。不同的等长度引向器的间距和数量对八木天线增益的影响本节涉及的测量均使用前面提到的绝缘横梁。驱动单元为λλλλ(0.25inch=0.63cm)。λλλλ。天线的长度――从驱动单元到最远的引向器――λλ。所有情况下的反射器都是固定的。虽然我们做过很多的测量,我们只给出能显示该参数对增益有影响的结果和相关的图表。λλλλ时,天线的增益随长度增大到约10λλλλ长天线的约增加1.5dB递增。表1给出了不同长度天线的最佳参数。不同直径和长度的引向器